危栏不知高,下瞰万里路。
沧海近咫尺,大舶不敢度。
风云递舒卷,川原更回互。
如何此道场,乃倚绝壁住。
得非化人居,无乃仙圣寓。
断崖石倒悬,绝壁水暗聚。
我行天一涯,胜处时一遇。
衰病九死馀,已乏济胜具。
登临兹忘返,尚觉慰迟暮。
山林与膏壤,未到已心悟。
危栏不知高,下瞰万里路。
沧海近咫尺,大舶不敢度。
风云递舒卷,川原更回互。
如何此道场,乃倚绝壁住。
得非化人居,无乃仙圣寓。
断崖石倒悬,绝壁水暗聚。
我行天一涯,胜处时一遇。
衰病九死馀,已乏济胜具。
登临兹忘返,尚觉慰迟暮。
山林与膏壤,未到已心悟。
这首诗描绘了鼓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慨。诗人站在高高的栏杆旁,俯瞰着万里的道路,感受到沧海虽近在咫尺,但巨大的船只却不敢穿越。风云变幻,川原交错,诗人不禁疑惑,这道场为何会坐落在如此险峻的绝壁之上?是否是化人或仙圣所居之处?
接着,诗人描述了鼓山的地形特征:断崖上的岩石倒悬,绝壁间汇聚着深邃的水流。尽管自己身处天涯,但偶尔能遇到这样的胜景。面对衰病缠身,诗人感叹自己已无力应对自然之美,但登上鼓山后,却感到心灵得到了慰藉。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山林与肥沃土地的向往,即使还未亲临其境,心中已对其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男儿立身须及早,强仕服官亲已老。
男儿爱日在承欢,百年喜惧非一端。
何如当今洪氏子,天伦乐事谁可比。
母也圣善子明经,七闽五岭咸知名。
名动临轩身未出,安阳待捧毛生檄。
北堂设帨时未央,朱明日永兰桂芳。
儒冠采服朝戏舞,大孙鸣琴小击鼓。
门前车马如云屯,昌言美誉纷前陈。
有人拜首扬母节,贞松翠柏凌霜雪。
有人避席称母慈,养成雏凤丰羽仪。
有人赞叹颂母德,减膳分餐苏菜色。
东樵野老闻所闻,一曲长歌寄五云。
五云多处群仙宴,麻姑西姥遥相见。
河浊河清海浅深,瑶池一会到于今。
手栽庭砌三株树,拂日凌霄作天柱。
东樵拭目几回看,看取金桃受恩遇。
《寿洪母》【明·成鹫】男儿立身须及早,强仕服官亲已老。男儿爱日在承欢,百年喜惧非一端。何如当今洪氏子,天伦乐事谁可比。母也圣善子明经,七闽五岭咸知名。名动临轩身未出,安阳待捧毛生檄。北堂设帨时未央,朱明日永兰桂芳。儒冠采服朝戏舞,大孙鸣琴小击鼓。门前车马如云屯,昌言美誉纷前陈。有人拜首扬母节,贞松翠柏凌霜雪。有人避席称母慈,养成雏凤丰羽仪。有人赞叹颂母德,减膳分餐苏菜色。东樵野老闻所闻,一曲长歌寄五云。五云多处群仙宴,麻姑西姥遥相见。河浊河清海浅深,瑶池一会到于今。手栽庭砌三株树,拂日凌霄作天柱。东樵拭目几回看,看取金桃受恩遇。
https://shici.929r.com/shici/74msQ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