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得岩居好,耕耘停楚空。
书传千里外,事在一山中。
守夏暮云白,绽衣秋叶红。
还闻岳僧说,近略把诗攻。
卜得岩居好,耕耘停楚空。
书传千里外,事在一山中。
守夏暮云白,绽衣秋叶红。
还闻岳僧说,近略把诗攻。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对栖贤寺的向往与追求,充满了禅意和自然之美。首句“卜得岩居好”,以占卜的方式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喜爱,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接着,“耕耘停楚空”一句,通过对比耕作的忙碌与此刻的静止,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书传千里外,事在一山中”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指出书信虽跨越千里,但真正关心的事却只在这一座山中,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重视,而非物质的追求。同时,也暗含了对远离尘嚣、心灵归宿的渴望。
“守夏暮云白,绽衣秋叶红”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夏季的傍晚云朵洁白,秋季的衣物映衬着红叶,色彩鲜明而和谐,既展现了四季更迭的自然美,也寓意着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丰富。
最后,“还闻岳僧说,近略把诗攻”则透露出诗人对僧侣生活的兴趣和追求,似乎在说他不仅欣赏自然之美,也渴望深入探讨诗歌艺术,寻求心灵的提升与智慧的增长。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精神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断红兼雨梦,当归身世,等闲蕉鹿。
再枕凉生冰簟滑,石鼎声中幽独。
活火泉甘松涛嫩,乳香候,龙团熟。
地偏丛桂枝阴,又吐丛菊。花时约过柴桑。
白衣寒蚤,休负深杯绿。
青镜流光,看逝水银汉,漂残落木。
瓜蔓连钱,草虫吟细,辛苦惊髀肉。
从容乌兔,丝丝短发难续。
荷净追凉,竹深留客,苑里花如迎送。
啄尽麦英乌鹊乱,只怕闹醒佳人梦。
买百壶、美酒如泉,听罢了、子野胡床一弄。
更寒水调冰,铅刀雪藕,强似笙歌欢纵。
河朔人人持碧筒。那柳下嵇康,萧条谁共。
接䍦好向高阳倒,褦襶莫作穷途恸。
奈飞云过雨时来,觉诗思无端,且偷闲空。
任折角前村,披襟南陌,也索醉眠休动。
四座且安坐,听我唱新诩。
中华古称神胄,文物久衰微。
溯自蛮烟东犯,四境重关都启,欧美竞淩欺。
魑魅与饕餮,相率吸人脂。到而今,已百载,更谁悲。
识时赖有英杰,奋起树红旗。
万里长征伟绩,八路雄师苦战,粲烂建弘基。
天地顿清朗,民物共雍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