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叶审言张子长同游北山智者寺既归复与子长至赤松由小桃源登炼子山谒二皇君祠回宿宝积观赋绝句十首·其八》
《叶审言张子长同游北山智者寺既归复与子长至赤松由小桃源登炼子山谒二皇君祠回宿宝积观赋绝句十首·其八》全文
元 / 黄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削立城心双白塔,几疑日月费撑支。

一朝顿在阑干底,始悟从来见处卑。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叶审言、张子长游览北山智者寺后,再至赤松,由小桃源登炼子山,拜谒二皇君祠,最后宿于宝积观的旅程中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深刻感悟。

首句“削立城心双白塔”,以“削立”形容双塔矗立于城市中心,形象地展现了塔的高耸挺拔,犹如从城心削出一般,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几疑日月费撑支”,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塔之高峻的惊叹,仿佛连日月都需费力支撑其上,突显了塔的高度和壮丽。

“一朝顿在阑干底”,转而描述了作者在某一瞬间,突然发现自己站在了塔的栏杆之下,这一视角的转换,让读者仿佛也随着作者一同经历了从仰视到平视的转变,感受到了自己位置的卑微。

最后一句“始悟从来见处卑”,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揭示了作者通过这次经历所获得的深刻领悟:一直以来,自己所站的位置都是低下的,只有站在更高的地方,才能真正理解世界的广阔与自己的渺小。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感慨,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寓意着成长与自我认知的过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在自然美景中的心灵触动,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黄溍

黄溍
朝代:元   字:晋卿   籍贯: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   生辰: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猜你喜欢

登吹台·其二

把酒对城阙,悠然生远心。

宋梁余旧垒,李杜此高吟。

乔木风烟色,长河岁月深。

多情思岘首,碑碣亦销沉。

(0)

燕子矶兰若寻苍翁题字

江东王气已全枯,岂有重兴赤伏符。

半夜秋风出灵谷,千船军火窜焦湖。

孤生逐日空三足,碧血沉渊尚一壶。

此日弥甥辑遗事,可怜题字竟模糊。

(0)

波罗莫林止顿二日得即事断句·其二

护儿恶兽有心肝,胁挟堪怜欲脱难。

石赵竟能戕阿铁,漫将名姓与同看。

(0)

沂州道中忆故园梅信·其二

吾家十笏小禅龛,清境迢迢梦亦谙。

底事冰魂断消息,更无天气似江南。

(0)

浮沤篇同宗室塞晓亭阁学赋

铜虬咽清昼,骤雨鸣溅溅。

揽衣循广墀,寂照生寒烟。

乍疑玉女箭,当窗逞骈阗。

旋讶鲛妾珠,入掌争蝉联。

因风倏变现,幻影相夤缘。

我闻香海潮回一弹指,三山浮动惊顽仙。

以无明故作水观,画空得界成中边。

本来无受讵有触,物间之物圆间圆。

针锋粟颗绝思议,印可未得知闻悬。

妙手烦公碎虚白,覆杯涤尽坳堂砖。

晶帘高轴玉壶净,照座但有真如篇。

(0)

田家杂兴二首·其二

晓色起陇亩,荷耜还西林。

悠悠清溪水,自识沮溺心。

林际半新月,村静闻远音。

何人柴门下,慷慨隆中吟。

未知千载事,好风开我襟。

忽持一尊酒,苍然白云深。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