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篁列为屏,草亭刚似盖。
咫尺湖山中,兴寄云霞外。
烟篁列为屏,草亭刚似盖。
咫尺湖山中,兴寄云霞外。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仿效云林风格的艺术作品。诗人以“烟篁列为屏,草亭刚似盖”开篇,将画面中的主要元素——竹林与草亭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竹林如同屏风般排列,既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氛围;而草亭则仿佛是大自然中的一顶遮阳帽,简洁而雅致,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相融。
接下来,“咫尺湖山中,兴寄云霞外。”这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意境。在看似近在咫尺的湖光山色之中,诗人的思绪却飘向了更远的云霞之外,暗示了艺术创作中超越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这种手法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涵,也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审美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巧妙寄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艺术创作的独特视角。它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艺术作品,更是诗人内心世界与自然景观交融的产物,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中“情景交融”的精髓。
沿溪十亩桑,绿叶敷且腴。
朝采不盈筐,暮视唯空株。
乃知飞萤来,窃食无复馀。
汝饥既云餍,蚕饥当何如。
岂挟照书劳,我困正在书。
吃衣谚所笑,思炙计复虚。
僮奴日捕拾,囊献如囚拘。
尘编眊难睹,乾死气亦纾。
政尔可得尽,一笑清霜初。
清霜几时来,我亦寒无襦。
及时且封溉,勖哉为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