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才终是乐官閒,何地何宾不解颜。
乍叠乍铺风里水,半酣半醒雾中山。
御沟板落金鳞出,宫树花翻乳燕还。
浅绿疏黄是处有,泥人真自胜姬鬟。
无才终是乐官閒,何地何宾不解颜。
乍叠乍铺风里水,半酣半醒雾中山。
御沟板落金鳞出,宫树花翻乳燕还。
浅绿疏黄是处有,泥人真自胜姬鬟。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所作的《暮春同谢生汪生小修游北城临水诸寺至德胜桥水轩待月(其二)》。诗人以闲适的口吻描绘了暮春时节与友人游历的情景,通过“无才终是乐官閒”表达自己对悠闲生活的满足,暗示自己并非政界人物,却乐在其中。
“何地何宾不解颜”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友人的愉快相处,无论身处何处,面对何种宾客,都能展现出轻松愉悦的神情。接下来的两句“乍叠乍铺风里水,半酣半醒雾中山”,通过描绘水面波光粼粼、山色朦胧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如梦如幻的氛围,表现了诗人醉心于自然之美的心境。
“御沟板落金鳞出,宫树花翻乳燕还”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将池塘中的鱼儿比喻为“金鳞”,宫树花开则象征着生机盎然,而“乳燕还巢”则寓意着春天的回归。最后,“浅绿疏黄是处有,泥人真自胜姬鬟”以色彩鲜明的描绘,赞美了春天的景色之美,认为即使最普通的泥土塑像也比宫中美女更吸引人,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和淳朴生活的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展现了袁宏道在游玩中体悟到的闲适与自然之美,以及对平凡生活中的乐趣的珍视。
明镜明于月,白发白于雪。
月照雪转添,使我心断绝。
连年事行役,曾不须臾歇。
陟冈脚双茧,凌湖舟一叶。
五觌君山面,洪涛涨天阔。
重倚南楼栏,远雁逐云灭。
西风落破帽,龙山酬九节。
摇鞭荆门去,蒙泉弄清洁。
游观固不恶,奔走计则拙。
眠指几千里,意者遂休辙。
困翮堕渚宫,因循入羁绁。
天涯寒苦早,袖穿手龟裂。
村沽酒力薄,连釂耳方热。
矫首飞白云,杳杳望吴越。
儒冠信误身,铸尽六州铁。
精神如熊气如虹,梦寐思勒燕然功。
龙泉宝鞘横三尺,犀甲茸绦擐两重。
鸣镝飞空挟霜远,认旗贴身飐日红。
玉辔绣鞯鞲骢马,眼有紫焰炯双瞳。
誓缚单于献天子,离觞不挥儿女泪。
笳鼓动地归来时,金印斗大肘后系。
君不见燕颔虎颈班超侯万里,又不见风声鹤唳谢玄破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