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影扶疏路九回,仙家那复著尘埃。
山间田在牛终隐,石上巢空鹤下来。
丹灶无灰惟白草,剑锋遗迹自苍苔。
洞中道士今何处,三扣云关杳莫开。
榕影扶疏路九回,仙家那复著尘埃。
山间田在牛终隐,石上巢空鹤下来。
丹灶无灰惟白草,剑锋遗迹自苍苔。
洞中道士今何处,三扣云关杳莫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山林景象。诗人以“榕影扶疏路九回”开篇,通过“榕影”与“路九回”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曲径通幽、深邃迷离的氛围。接着,“仙家那复著尘埃”一句,直接点明了此处并非凡俗之地,而是仙人所居之所,充满了超凡脱俗的气息。
“山间田在牛终隐,石上巢空鹤下来”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空灵。山间的农田被牛儿隐藏,石上的鸟巢空无一物,鹤也似乎从空中缓缓降落,这些细节都暗示着这里远离尘嚣,是一片与世隔绝的净土。
“丹灶无灰惟白草,剑锋遗迹自苍苔”则将笔触转向了更为具体的景物——丹炉与剑痕。丹炉虽已无烟无火,只有白草相伴,剑锋留下的痕迹则被苍苔覆盖,这些古老的遗迹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增添了诗歌的历史感和神秘色彩。
最后,“洞中道士今何处,三扣云关杳莫开”以问句收尾,表达了对洞中道士行踪的探寻与对未知世界的向往。道士的去向不明,云关紧闭,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使得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蕴含了对隐逸生活和超凡境界的追求与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哲思与艺术魅力的佳作。
蘋藻无定根,因风自来去。
人生无定遭,绸缪有散聚。
忆我初来东,识君倾盖际。
一见展殷勤,异姓联同气。
东西旋就官,先后遭时忌。
救祸各不遑,有情徒相思。
转瞬忽三年,变幻如梦寐。
风过花离披,雨收途路泥。
茫茫寻旧交,谁能不遐弃。
同病自相怜,君情无改易。
相怜复相亲,执手一歔欷。
君颜虽如初,我已发髭异。
得失何足论,人生且如寄。
慷慨付达观,耻挥儿女泪。
君家酒正醲,且尽今朝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