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十九日·其三》
《二十九日·其三》全文
明 / 方孝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就木悲贤杰,持家赖哲兄。

三人嗟莫并,一世竟何成。

毁壁千秋痛,看云此日情。

遥怜小儿子,念我倚栏楹。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的《二十九日(其三)》。诗中表达了对逝去贤者的哀悼与怀念,以及对家族传承的感慨。

首句“就木悲贤杰”,诗人以“就木”比喻贤者已逝,表达出对逝者的深切哀伤和对贤能之士离世的惋惜之情。“持家赖哲兄”,则转而赞美在家族中起到支柱作用的智者,强调了家族中智慧人物的重要性。

接着,“三人嗟莫并,一世竟何成。”这两句通过对比三人(此处可能暗指逝去的贤者、家族中的智者以及诗人自己)的不同命运,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未能共同成就一番事业的遗憾。

“毁壁千秋痛,看云此日情。”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对逝者的哀思与对自然景象的观察相结合,通过“毁壁”(可能象征着逝去的贤者或家族的损失)的痛苦回忆,与眼前的云彩(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相映衬,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生命脆弱的深刻反思。

最后,“遥怜小儿子,念我倚栏楹。”诗人转向对家族未来的忧虑,表达了对年幼子嗣的关爱与期望,同时暗示了自己的身世与家族命运的紧密联系,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逝者哀悼、家族传承、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思考,展现了方孝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方孝孺

方孝孺
朝代:明   字:希直   号:逊志   籍贯:宁海   生辰:1357—1402年7月25日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猜你喜欢

西江月.夜雨

乱打芭蕉似恨,檐前视若奔涛。阴寒天气已无聊。

何况雨声喧瀑。玉漏更筹夜转,绣窗帘幕风飘。

待将一帚碧云高。推出红轮报晓。

(0)

望江南.十首·其一

东亭好,太史旧名家。

望去有庭皆叠石,看来无树不梅花。既此是烟霞。

(0)

忆江南

聪明误,冰雪擅才华。

秋雨芙蓉人似玉,春风杨柳笔生花。云锦织流霞。

(0)

念奴娇.中秋坐月,和姑大人韵

秋风送爽,看团圞冰镜,遥空驾起。

收拾绣床瓜果设,拜月桂花影里。

小院香烧,高堂酒酌,笑语生欢喜。

寒辉流照,一年良夜能几。

还念赏玩琼楼,豪华易歇,难把铜山倚。

天上人间清是福,我与常仪同意。

坐转银壶,歌赓玉树,欲向晶宫寄。

约他来晚,碧天依旧如洗。

(0)

凤孤飞.立秋日思家感赋

记得去年时候,雁侣联芳翰。此际新秋恨满。

早瘦了、吟腰半。隔树蝉声疏欲断。

难忘处、那回别怨。梧院凉生帘不卷。任流光偷换。

(0)

菩萨蛮.和老母赠别

樽前香焰消红烛。可怜今夜伤心曲。衫袖泪痕红。

离歌凄晚风。匆匆苦岁月。相聚还相别。

肠断月明时。后期难自知。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