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打芭蕉似恨,檐前视若奔涛。阴寒天气已无聊。
何况雨声喧瀑。玉漏更筹夜转,绣窗帘幕风飘。
待将一帚碧云高。推出红轮报晓。
乱打芭蕉似恨,檐前视若奔涛。阴寒天气已无聊。
何况雨声喧瀑。玉漏更筹夜转,绣窗帘幕风飘。
待将一帚碧云高。推出红轮报晓。
这首《西江月·夜雨》描绘了夜晚雨中的芭蕉与檐下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生动的氛围。
首句“乱打芭蕉似恨”,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芭蕉以情感,仿佛它在雨中发出的声音充满了怨恨,形象地表现了雨夜的凄冷与孤寂。接着,“檐前视若奔涛”一句,通过比喻,将雨滴落在屋檐上的声音比作奔腾的波涛,生动地展现了雨势之大,以及雨声的震撼力。
“阴寒天气已无聊”点明了环境的寒冷与单调,使得原本就因雨而显得沉闷的夜晚更加无趣。“何况雨声喧瀑”进一步强调了雨声的嘈杂,与之前的宁静形成对比,增强了夜晚的不平静感。
下半阙“玉漏更筹夜转”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夜深人静之时,只有滴答的玉漏声陪伴着夜的流转。“绣窗帘幕风飘”则通过轻柔的风,轻轻吹动着绣花窗帘,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意境。
最后,“待将一帚碧云高。推出红轮报晓。”表达了诗人对黎明的期待,希望借助手中的扫帚,扫去乌云,让太阳重新照耀大地,带来新的希望和光明。这一句不仅寓意深刻,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西江月·夜雨》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夜的独特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感观察和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是一首富有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俗间忘胜践,客里度春愁。
拄颊真狂计,焦头乏远谋。
刚疏徒自许,德怨浪相求。
奏乏三千牍,诗惭一百筹。
岂能资宦达,端合办归休。
遣兴鹅儿酒,销魂燕子楼。
枯筇青草渡,老屋白蘋洲。
此意无穷乐,今怀未满忧。
转喉宁问讳,绕指叵思柔。
二妙看腾踏,频年叹滞留。
花时闭深院,云际渺轻舟。
应念骑曹掾,平生信谬悠。
小槛观鱼呼策策,来伴渔蛮作逋客。
风回别浦有飞帆,雨湿断堤无响屐。
梦回春到放龟潭,潭上杂花开石岩。
十椽老屋烟烬灭,越鸟无日忘巢南。
空说花骢酬马癖,岂有过都如块历。
出门咫尺行路难,只办苍黄问家室。
鼓鼙声动何处村,争挽神器归王孙。
今者不乐愤忘食,奋臂拟关弓五石。
秋鸿度寥廓,天远劳目送。
燕雀各有谋,堕此朝餔供。
平生江海游,往事恍如梦。
簪裳彊结裹,翰墨困嘲弄。
一官冗不治,匹马旁无从。
迷行落小劫,直意识大洞。
似闻脯麒麟,颇欲翳鸾凤。
眼无行秘书,此语谁与共。
贫知世路艰,老觉交情重。
功名等戏剧,射覆偶微中。
龙媒驾鼓车,款段朱丝鞚。
南游探禹穴,聊得登览纵。
时危要奇策,涂穷勿长恸。
相期论少卑,材大古难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