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子薳泛江送客用老杜韵》
《和子薳泛江送客用老杜韵》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北风还入夜,波怒未能平。

江气云烟重,山光水墨轻。

荧荧渔火乱,惨惨暮寒生。

咫尺淮乡路,淹留系此情。

(0)
翻译
北风吹拂直至夜晚,海浪翻腾无法平静。
江面上的雾气与云烟浓厚,山色在水墨画般的景色中显得轻盈。
点点渔火闪烁不定,傍晚的寒意更显凄凉。
近在咫尺的淮河故乡之路,我却因情感而流连忘返。
注释
北风:寒冷的北风。
还:仍然。
入夜:吹到深夜。
波怒:海浪汹涌。
未能:没有能够。
平:平静。
江气:江面的水汽。
云烟:云雾缭绕。
重:浓厚。
山光:山色。
水墨轻:如水墨画般轻盈。
荧荧:闪烁的。
渔火:渔民的灯火。
乱:杂乱无章。
惨惨:凄凉的。
暮寒:傍晚的寒意。
咫尺:很近的距离。
淮乡路:淮河沿岸的道路。
淹留:逗留。
系:牵动。
此情:这份情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的画面,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远行者的依依不舍之情。

“北风还入夜,波怒未能平。”开篇便以北风与波涛的愤怒设定了一个肃穆而动荡的氛围,北风在夜色中回旋不息,江上的波浪亦是怒涛难平,显示出一种强烈的情感和动荡的心绪。

“江气云烟重,山光水墨轻。”这里的“江气”指的是江上飘渺的水汽,它与云烟交织,使得天色变得浓重;而“山光水墨轻”则是一幅淡雅的山水画意境,山光透过水面,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这种对比强烈的描写手法,不仅映衬了自然景物的多变,也反映出诗人的心情起伏。

“荧荧渔火乱,惨惨暮寒生。”夜幕低垂中,渔火(即渔民用以捕鱼的火光)在江面上闪烁不定,显得分外凄凉;而“惨惨暮寒生”则是对那逐渐降临的夜色与寒意的描绘,通过这些细节,诗人传递出一种深秋送别时的冷清感。

“咫尺淮乡路,淹留系此情。”最后两句,诗人提及了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淮乡路,并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心绪。这里的“咫尺”意味着短暂的停留,而“淹留”则是希望时间能够稍作停顿,以此来延续对远行者的思念和不舍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风、波、云烟、山光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以及对渔火、暮寒等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在送别时复杂而深沉的情感。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野寺

泽国春风老,杂花间芳草。

门前车马稀,竹叶无人扫。

(0)

洞霄宫·其二

入谷初无路,山蹊九折回。

紫庭藏玉室,碧落抱琼台。

溪流人闲见,桃花源上开。

只应有仙骨,得到洞天来。

(0)

岷峨王高士赍牟中秘墨帖来求跋自言能护真气鍊大丹罹兵祸而辍同辈有志于斯事者皆然又言老人村凡二三百岁者亦皆死于兵嗟夫兵之祸生灵甚矣祸蜀则尤惨祸及高士更不轻矣遂为之赋诗

道人少日鍊神形,兵祸俄乘竟不成。

欠为黄庭判一死,所酬丹事又三生。

眼看残尽鸡窠老,胆破宁寒犬舐盟。

豹养虎攻嗟尔似,却求翰墨作虚名。

(0)

思道同晦甫春日过李氏园亭次思道韵

官暇频游览,春阑勿叹嗟。

閒情寓文酒,好景付莺花。

笑语留长日,园林访几家。

归途最喧塞,红烛数行斜。

(0)

雪意

凄风向晚来何频,潜与嘉雪为涂津。

重云固结惨不动,六幕莽荡空无尘。

信哉北帝举冬令,肃清万类犹时巡。

人思沾被率土滨,有若渴者欲饮醇。

傥施馀润及芽蘖,寸草亦望繁如茵。

尝闻洛阳纵高卧,抑有郢客歌阳春。

何如酒阵与之敌,却退寒色其威振。

天心安肯靳一洒,化力自可周群伦。

黎明忽见已盈尺,良瑞岂止山溢银。

预知礼年此足贺,十空九室皆斯民。

(0)

送程给事知越州

伏节要符惯远游,再朝金陛付牙筹。

君王难识奇才晚,御史章言旧治优。

三峡路长收使旆,九江波迥改行舟。

不须重赋西山好,归侍宸游十二楼。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