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能看几番灯,强倚灯花听竹声。
玉管吹残梅外雪,星毬撰出雨边晴。
人行香雾不知夜,儿傲饥雷看到明。
梦破春风感留滞,老书移就短长檠。
人生能看几番灯,强倚灯花听竹声。
玉管吹残梅外雪,星毬撰出雨边晴。
人行香雾不知夜,儿傲饥雷看到明。
梦破春风感留滞,老书移就短长檠。
这首诗描绘了灯夕之夜的繁华与静谧,以及时光流转中的感慨。首句“人生能看几番灯”以问句形式开篇,引出对生命短暂与美好瞬间的思考。接着“强倚灯花听竹声”,通过听觉细节,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独的氛围。
“玉管吹残梅外雪”一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将吹奏乐器比作玉管,吹出的乐声如同融化了梅外的雪,既展现了音乐的美妙,也暗示了季节更替,时光流逝。“星毬撰出雨边晴”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星星仿佛在雨后的晴空编织出一幅美丽的画卷,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
“人行香雾不知夜,儿傲饥雷看到明”两句,对比鲜明,前句写成人沉浸在夜晚的香气中,似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后句则写儿童在雷声中依然保持好奇与活力,直到天明。这种对比,体现了不同年龄阶段对世界的感知差异,以及对生活的不同态度。
最后,“梦破春风感留滞,老书移就短长檠”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的感慨。春风唤醒了沉睡的梦,但现实的留滞让人感到无奈;老去的岁月迫使他调整生活方式,适应时光的流转。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时间的独特感悟。
晓凉散策,恨西风不贷,一池残绿。
谁与冰轮撝玉斧,恰好今宵圆足。
树杪翻光,莎庭转影,零乱昆台玉。
荡胸清露,闲须浇下醽醁。
休问湖海飘零,老人心事,似倚岩枯木。
万里亲知应健否,脉脉此情谁属。
世虑难平,天高难问,倚遍阑干曲。
不妨随寓,买园催种松竹。
风露澹秋容,汀洲肃秋气。
吾庐倚高寒,游目周品汇。
既空买山资,恨欠除堂费。
醪觞漾篱菊,浅酌殊有味。
蜜饵杂园蔬,何妨食之既。
兴酣一凭眺,情感匆累忾。
裔夷恃天骄,边关犹鼎沸。
杀气缠惨澹,将材乏沈毅。
吁嗟楚芡荒,遑恤顷筐暨。
腐儒拙料事,积忧漫如猬。
伊昔贤哲人,用智奔流未。
驷隙讵容追,蚁溃可不畏。
索裘已较晚,寒机密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