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舆走荦确,远树藏蛟螭。
森然石立仗,见兹长陵碑。
沧桑虽亦速,园寝能生悲。
颓檐落鼠子,苍松低草蕤。
永陵自恢张,碝石存圮基。
怀哉望思陵,已矣王气衰。
诸陵制何如,详诵昆山诗。
陵卫樵忘归,监马犁行疲。
帝王何足慕,春尽西陵枝。
行舆走荦确,远树藏蛟螭。
森然石立仗,见兹长陵碑。
沧桑虽亦速,园寝能生悲。
颓檐落鼠子,苍松低草蕤。
永陵自恢张,碝石存圮基。
怀哉望思陵,已矣王气衰。
诸陵制何如,详诵昆山诗。
陵卫樵忘归,监马犁行疲。
帝王何足慕,春尽西陵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天寿山明陵时的所见所感。首句"行舆走荦确"形象地写出山路崎岖,暗示了探访陵墓的艰辛。"远树藏蛟螭"运用神话意象,增添了神秘与历史的厚重感。
"森然石立仗"描绘了陵墓石柱的壮观,"见兹长陵碑"则点出诗人亲眼目睹了古代皇帝的陵墓碑。接下来,诗人感慨时光荏苒,"沧桑虽亦速,园寝能生悲",表达对陵寝荒凉、王朝衰落的哀叹。
"颓檐落鼠子,苍松低草蕤"进一步渲染了陵墓的衰败景象,而"永陵自恢张,碝石存圮基"则对比了不同陵墓的兴衰,显示出历史的无情变迁。
最后,诗人以"怀哉望思陵,已矣王气衰"表达对往昔皇权的怀念和对王朝衰落的深沉感慨。他反思陵墓的规模和设计,引用"详诵昆山诗"来评价其他陵墓,同时指出即使是帝王,也难以抵挡自然与时间的侵蚀,"帝王何足慕,春尽西陵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明陵的风貌,融入了丰富的历史感慨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师琴名以蕤宾铁,岂是七丝专一律。
古来声律商与宫,一百四十四调终于一。
又闻古铁能解音,何况圣人所作之雅琴。
琵琶才闻铁自跃,万物岂不通琴心。
忆昔重华为民鼓,拂拂薰风吹下土。
九官佩玉和铿锵,凤凰来仪百兽舞。
无情相感若有情,蜀山欲破铜先鸣。
从今却笑陶渊明,胡为不取弦中声。
禅关万竹净尘垢,月出西湖照窗牖。
此时请师为鼓一再行,试听还有铁声否?
我昔少年气如鹘,万里肩书趼双足。
归来思得人中雄,扪虱高谈破聋俗。
病馀此事便已废,学向衡门守雌伏。
倪君表表浙右来,襟宇脱略无纤埃。
相逢一笑即倾倒,使我郁塞怡然开。
盐车久矣滞騄駬,熟路飘飘籋云起。
丈夫有志在四方,出处还应异诸子。
离筵兴浓舟且舣,翠袖吴娃嫩如水。
清歌三叠动阳关,袅袅馀音碧云里。
愿君举觞不留滴,去去功名当努力。
他时短棹为君住,把酒吴山捲晴碧。
晚风推出海门潮,醉挽云涛洗胸臆。
洛阳雪深冻阑干,高士僵卧饥袁安。
忍贫束腹一榻寒,不忍持钵邻里干。
令君晓鞭望门看,贤哉此公此操难。
谁能为口须片肝,五公四世清节完。
吴兴松雪峻笔端,□缣粉白□漫漫。
俨若古意幅面摊,好事把玩应长叹!
人间饱饭烦邯郸,功名回首□霏残。
何如小忍聊盘桓,门前嵩少青巑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