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南海驻江城,景色行边水月明。
几处楼台三岛迥,万家杨柳一川平。
长安日近鸾书焕,粤岭天高鹗影横。
翘首朗宁瞻郡政,讴歌应似此方情。
单车南海驻江城,景色行边水月明。
几处楼台三岛迥,万家杨柳一川平。
长安日近鸾书焕,粤岭天高鹗影横。
翘首朗宁瞻郡政,讴歌应似此方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林大章在南海江城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
首联“单车南海驻江城,景色行边水月明”开篇即以“单车”入题,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来到南海江城的情景,夜晚的江城,水面上映着明亮的月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幽的氛围。
颔联“几处楼台三岛迥,万家杨柳一川平”进一步展开画面,通过“几处楼台”与“三岛迥”、“万家杨柳”与“一川平”的对比,展现了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楼台与杨柳的错落有致,既体现了城市的繁华,又不失自然的宁静。
颈联“长安日近鸾书焕,粤岭天高鹗影横”则将目光转向更广阔的时空,长安作为古代中国的政治中心,与南海江城遥相呼应,鸾书焕发出的光芒象征着朝廷的威严与荣耀,而粤岭之上的鹗影则展示了南方的辽阔与壮丽,两相对比,既表达了对朝廷的敬仰,也赞美了南方的自然风光。
尾联“翘首朗宁瞻郡政,讴歌应似此方情”收束全诗,诗人以“翘首”表达对郡政的期待与关注,同时“讴歌”则是对这片土地上人民生活的赞美,暗示了诗人对地方治理的积极态度以及对当地人民情感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南海江城的美丽景色,还蕴含了诗人对地方治理的思考与期待,以及对这片土地深厚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社会与自然的深刻洞察与独特感悟。
心比犀灵,身同鹤瘦,鬓丝青似茶烟。
炉鼎何功,从来贵寿由天。
海东漫致长生药,话辽阳、老泪潸然。
把方书、杞犬参人,都付唐捐。
平生不解调婴姹,纵河鱼自煮,也驻华年。
秋月春风,伴人浅醉闲眠。
秦皇汉武皆痴绝,祇鸳鸯、不羡神仙。
奈花前,少个杨枝,调护香山。
暗草栖萤,香巢絮燕,嫩凉初润琴弦。
消尽年光,费伊几缕垆烟。
一春不听西堂雨,问今宵、梦到谁边。
最凄然、水上青荷,枝上红鹃。
美人可是青天月,祇一重帘押,隔断婵娟。
何况新来,万重又隔蓬山。
回文玉簟凉如水,剩残釭、冷照无眠。
有谁怜、玉漏沈沈,自写银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