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尽寒更睡不成,乍疑双瀑月中鸣。
可堪独剪西窗烛,闲却山房夜雨声。
滴尽寒更睡不成,乍疑双瀑月中鸣。
可堪独剪西窗烛,闲却山房夜雨声。
这首诗描绘了春夜山房中听雨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细腻的描绘。
首句“滴尽寒更睡不成”,以“滴尽”二字生动地展现了深夜寒雨连绵不绝的情景,而“睡不成”则暗示了诗人难以入眠的心境,或许是因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或是内心深处的某种忧虑。
次句“乍疑双瀑月中鸣”,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雨声比作月夜中的瀑布声,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美的氛围。
第三句“可堪独剪西窗烛”,进一步深化了孤独的主题,诗人独自一人在西窗下剪烛,这一动作不仅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反映了内心的寂寞和对陪伴的渴望。
最后一句“闲却山房夜雨声”,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夜雨声的“闲”,即它在诗人心中所占有的特殊地位,似乎夜雨声成为了他情感寄托的一部分,与之相伴,给予心灵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时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以及对孤独的深刻体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西风飒飒,叹楚客、顿添悲思。
看丛桂都开,紫蒪渐老,促我故国归计。
冶叶倡条都相识,似成了、天涯浪子。
又谁晓疏狂,羁怀无限,暗中牵系。
何事萍根蓬梗,经年流滞。
怕白发相催,青云难必,徒向风尘憔悴。
宝剑韬光,神驹伏枥,今古大都如此。
唤尊前姝丽,且须劝我,笑歌沉醉。
开元盛日,正霓裳按拍,凌波裁曲。
绣岭宫前官骑至,乍进合欢香橘。
力士传呼,念奴清夜,潜伴诸郎宿。
翠华人远,楼东却就新赋。
花下羯鼓初终,梨园子弟,惊散渔阳鼓。
旧日曲江佳丽地,细柳新蒲空绿。
栈道深秋,华清夜月,肠断淋铃雨。
千年遗恨,马嵬泪尽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