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肃以来风力少,今龙图是恕斋公。
凭谁为请南山判,两个道人争一蓬。
孝肃以来风力少,今龙图是恕斋公。
凭谁为请南山判,两个道人争一蓬。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丙寅赠月蓬道人》。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借景抒情之作,同时也蕴含了作者对时政的微妙批评。
“孝肃以来风力少”,这里的“孝肃”指的是北宋的孝宗皇帝,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一种感慨,即自从孝宗朝以来,政治清风渐失,国家的气象不如往昔。"风力少"则隐喻着当时政界缺乏正直之士和清明之治。
接下来的“今龙图是恕斋公”,“龙图”在古代通常指的是皇帝颁赐给功臣的图书或其他奖励,象征着高官厚禄。而“恕斋公”则可能是某位高官的尊称,这里诗人提及此事,暗示当时权贵之间争宠逐利的情状。
“凭谁为请南山判”,“南山判”在这里应指的是南山之巅的道观或寺庙,而“请”字则意味着求取或是争夺。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于当时道士之间争斗之风貌的不满。
最后,“两个道人争一蓬”,“蓬”在这里指的是一种草本植物,常用以比喻卑微之物。诗中的这两位道人争夺一株蓬草,形象地描绘了当时宗教界的争斗和贪婪。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对人世间矛盾的揭示,表现出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以及对清净之境的渴望。
咄咄两官生,久米名家子。
生长海天南,相隔万余里。
北学入成均,见我咍咍喜。
如何两月余,相继而至此。
金生积瘵痨,初见愁难恃。
梁生敏且强,勇欲追前美。
堆架洛闽书,鞭辟惟近里。
手著已等身,质问忘移晷。
暇日多清吟,慨慷摩盛轨。
更老顾之欢,叮咛细磨砥。
岂意命俱乖,一病长不起。
天子恤远人,后先赐恩旨。
葬之利禅庵,厥茔亦修理。
锡之养母金,高堂供滫瀡。
两生素心人,存没总相倚。
九泉更奚尤,得兹亦幸矣。
嗟余何所缘,挟册来槐市。
骑驴六七年,有如萍泛水。
值生四人来,遴师慎择使。
相逢喜盍簪,意气谐商徵。
谁知欢聚场,忽成忧患垒。
人生天地间,合离各有以。
况与异国人,结契宁漫尔。
先笑后号咷,毋乃太遄驶。
独坐不能眠,侧听魂在几。
叹息遂成诗,感念何时止。
《悼琉球国官生梁允治金型》【清·潘相】咄咄两官生,久米名家子。生长海天南,相隔万余里。北学入成均,见我咍咍喜。如何两月余,相继而至此。金生积瘵痨,初见愁难恃。梁生敏且强,勇欲追前美。堆架洛闽书,鞭辟惟近里。手著已等身,质问忘移晷。暇日多清吟,慨慷摩盛轨。更老顾之欢,叮咛细磨砥。岂意命俱乖,一病长不起。天子恤远人,后先赐恩旨。葬之利禅庵,厥茔亦修理。锡之养母金,高堂供滫瀡。两生素心人,存没总相倚。九泉更奚尤,得兹亦幸矣。嗟余何所缘,挟册来槐市。骑驴六七年,有如萍泛水。值生四人来,遴师慎择使。相逢喜盍簪,意气谐商徵。谁知欢聚场,忽成忧患垒。人生天地间,合离各有以。况与异国人,结契宁漫尔。先笑后号咷,毋乃太遄驶。独坐不能眠,侧听魂在几。叹息遂成诗,感念何时止。
https://shici.929r.com/shici/dkFfS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