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落云收尽,天涯雪霁时。
草开当井地,树折带巢枝。
野渡滋寒麦,高泉涨禁池。
遥分丹阙出,回对上林宜。
宿片攀檐取,凝花就砌窥。
气凌禽翅束,冻入马蹄危。
北想连沙漠,南思极海涯。
冷光兼素彩,向暮朔风吹。
碧落云收尽,天涯雪霁时。
草开当井地,树折带巢枝。
野渡滋寒麦,高泉涨禁池。
遥分丹阙出,回对上林宜。
宿片攀檐取,凝花就砌窥。
气凌禽翅束,冻入马蹄危。
北想连沙漠,南思极海涯。
冷光兼素彩,向暮朔风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的长安城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冬日的静谧与寒冷,以及个人内心的孤独感和远方之思。
“碧落云收尽,天涯雪霁时。”开篇两句,以高远的视角展示了雪后的天空和大地,天边的云彩都被收拾干净,一片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这是对雪景的精致描绘。
“草开当井地,树折带巢枝。”诗人细腻观察了雪中的自然界,积雪使得草地变成了小小的平坦之地,而树枝因承受不了积雪的重量而断裂,连同鸟儿的巢穴一并折断。这些生动的画面传达出自然界在严冬中所表现出的脆弱与静谧。
“野渡滋寒麦,高泉涨禁池。”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转向了雪后的农田和水源,积雪使得麦子受到了影响,而山上的泉水因为积雪融化而变得更加汹涌,这些描述反映出了冬天对自然界的深远影响。
“遥分丹阙出,回对上林宜。”这里诗人描绘了远方的宫殿与近在咫尺的山林景致,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隐逸于自然的心境。
“宿片攀檐取,凝花就砌窥。”诗人的视线转向了自己的居所,窗台上积雪尚未完全融化,而屋外的花朵则被雪水凝结成冰花,诗人似乎在寻找一丝温暖与生机。
“气凌禽翅束,冻入马蹄危。”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严寒天气对动物和交通工具的影响,鸟儿飞翔时翼间的寒气被紧紧束缚,而行走在雪地上的马蹄也感到前所未有的寒冷。
“北想连沙漠,南思极海涯。”诗人的心绪随着这严冬天气飘向远方,无论是北边的沙漠还是南边的大海,都成了他思念与遐想的对象,这种对远方的向往和怀念,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
“冷光兼素彩,向暮朔风吹。”最后两句,以冷光和素色的对比描绘出冬日的苍白色调,而随着夜幕降临,那朔风(即晚风)也轻轻地拂过大地,这是对雪后长安城景象最终的点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细腻入微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邃的艺术造诣,是一篇冬日雪后的美丽抒情。
若为吾歌,吾复为君,轩乎舞之。
怅天涯香草,魂销欲别,江南红豆,泪裹相思。
残叶西风,征鸿故国,神武之冠我亦辞。
皆往耳,肯佳人远道,梦想袿徽。才华雪艳烟霏。
算世上无多天上稀。
总狂余故态,嵚崎历落,情钟我辈,轮囷离奇。
入手扁舟,称心虾菜。但说招携色已飞。
游倦矣,却铜签夜漏,响彻璇题。
梦儿中、猛唤一声堪惜。
几年来、狂多醉少,不逢些好消息。
又长安、杏花红处,看他人上马颜色。
青草衣袍,黄花颜面,一床寒雨愁空滴。
牛衣冷、笼头布帽。灯影弄馀碧。
三更后、封侯枕上,醒来无迹。
笑人里、平原绝少,那有黄金迎客。
为伊行、冷心温艺,又重把瑶壶共击。
碧碗浇愁,红衫揾泪,鹴裘沽酒陶家甓。
更怜取、歌成五噫,同读还同译。
临邛去、秋雨茂陵,忍添鸾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