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撰赴举》
《送李撰赴举》全文
宋 / 曾巩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潮水碧,槐花黄,山川摇落窗户凉。

宿云星稀日东出,青冥风高雁南翔。

华堂昨夜读书客,匹马今朝游大梁。

锋铓拂尘见飞影,把握惊人持夜光。

康衢四辟通万里,天驷得地方腾骧。

我留东山意颇卓,屏弃外虑无毫芒。

子能相从味冲漠,捉箠勿暂迟归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zhuàn
sòng / cénggǒng

cháoshuǐhuáihuāhuáng

shānchuānyáoluòchuāngliáng
宿yúnxīngdōngchū

qīngmíngfēnggāoyànnánxiáng
huátángzuóshū

jīncháoyóuliáng
fēngmángchénjiànfēiyǐng

jīngrénchíguāng
kāngtōngwàn

tiānfāngténgxiāng
liúdōngshānzhuó

píngwàiháománg
néngxiāngcóngwèichōng

zhuōchuízànchíguīzhuāng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为友人李撰赴举考试所作的送别诗。诗中以自然景象开篇,描绘了秋日潮水清碧、槐花飘黄的景色,暗示季节更替和离别氛围。"山川摇落窗户凉"一句,寓言友人此去将面临新的环境与挑战。

接着,诗人通过"宿云星稀日东出,青冥风高雁南翔",象征友人如日出东方,前途光明,而大雁南飞则寓意其远行。在华堂读书的场景,展现出友人勤奋好学的形象,而今朝匹马游大梁,则预示着他的仕途启程。

"锋铓拂尘见飞影,把握惊人持夜光",运用比喻赞美友人的才华横溢,如同宝剑在手,光芒四射。"康衢四辟通万里,天驷得地方腾骧"进一步形容友人前程似锦,如天马驰骋。

最后,诗人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期待和祝愿,希望他能够保持东山再起的决心,排除杂念,坚定前行。并邀请友人无论何时都能记得与自己的友情,不必急于回归,暗示了深厚的友谊。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鼓励,又有对离别的感慨,展现了曾巩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曾巩

曾巩
朝代:宋   字:子固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生辰:1057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
猜你喜欢

寿太师益公·其二

自从麟阁云台后,直到凌烟不乏人。

唐突汉唐今日是,元勋唯有一师臣。

(0)

开岁五日使君见约同宫使尚书诸丈观山宫梅花因成拙诗

天知风月主人贤,况是江梅望著鞭。

已报兵厨招客醉,故教晴日作春妍。

一年行乐能多少,十骑联飞相后先。

好向山宫记名氏,它时嘉话踵斜川。

(0)

道上致语口号

广陌无风柳絮藏,轻尘不起整戎装。

洞丁累化青春寂,师乙谐声白昼长。

无数冠裳云塞道,两行鈇钺雪摇光。

英英如此桂林伯,便令腰金上玉堂。

(0)

姚参政挽诗二首·其二

晋昼光三接,霜台肃纪纲。

栽培指佞草,重叠上书囊。

笔橐留施设,钧枢忆赞襄。

伤心左溪路,松桧已成行。

(0)

陈左相挽诗三首·其一

盛德波千顷,清风偃俊躔。

两朝隆柱石,四海入陶甄。

致主唐虞上,齐名房杜前。

期颐悭上寿,底处问苍天。

(0)

向通判挽诗二首·其一

屡荐声名白,低飞鬓发苍。

平生几朱绂,梦寐一黄粱。

利刃盘根出,明珠后乘光。

洪都囚不死,阴德未渠央。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