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敡法师》
《送敡法师》全文
唐 / 贾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度岁不相见,严冬始出关。

孤烟寒色树,高雪夕阳山。

瀑布寺应到,牡丹房甚闲。

南朝遗迹在,此去几时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shī
táng / jiǎdǎo

suìxiāngjiànyándōngshǐchūguān
yānhánshùgāoxuěyángshān

yìngdàodānfángshènxián
náncháozàishíhái

注释
度岁:度过一年。
严冬:极冷的冬天。
出关:离开关隘。
孤烟:孤独的炊烟。
寒色:寒冷的色彩。
高雪:厚厚的积雪。
夕阳山:夕阳照耀的山峦。
瀑布寺:有瀑布的寺庙。
牡丹房:种有牡丹的庭院。
甚闲:非常宁静。
遗迹:遗留的古迹。
此去:这次离去。
几时还:何时能回来。
翻译
整年没有见面,直到严冬才出关。
孤单的炊烟在寒冷的树色中升起,高山被夕阳下的大雪覆盖。
瀑布寺应该已经到了,牡丹园显得格外宁静。
南朝的遗迹尚在,不知何时才能再次返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远孤独的景象和心境。"度岁不相见,严冬始出关"表明时间的流逝和人物之间的隔绝,直到严寒的冬天才踏出家门。这两句设置了一个寂静而又有些悲凉的基调。

"孤烟寒色树,高雪夕阳山"则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孤烟"指的是独立的炊烟,它在寒冷的颜色中显得格外凄清;"高雪"和"夕阳"共同营造了一幅雪光与晚照交织的画面,这些意象都透露出一种萧瑟和静谧。

"瀑布寺应到,牡丹房甚闲"中的"瀑布寺"可能是诗人要前往的地方,而"牡丹房"则可能是诗人目前所处之地。这里的"闲"字,既表达了环境的宁静,也反映出诗人的心境。

最后两句"南朝遗迹在, 此去几时还"表达了一种对历史的缅怀和个人行程的不确定性。"南朝遗迹"指的是古代南朝留下的文化遗产,而"此去几时还"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的不确定和期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历史感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思考。

作者介绍
贾岛

贾岛
朝代:唐   字:浪(阆)仙   号:无本   籍贯: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   生辰:779~843年

贾岛(779~843年),字阆(读láng)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人。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后来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今四川大英县)主簿。
猜你喜欢

和天字

岁晚营寒事,峥嵘穷腊前。

云山一败裘,百种不敢先。

游于物之初,更尚我所贤。

彼哉野马尘,从渠舞瓮天。

(0)

和宇字

人家翠微深,林空响机杼。

烟收片月出,霜气袭衡宇。

追随赖陶写,领略道情素。

寻我涧谷中,更入春山去。

(0)

次韵斯远并柬成季·其一

茫茫大块中,返照孰真实。

闲乘此老身,到处辄止息。

馀凉披拂间,露重叶已赤。

人其谓我何,嗜彼烟火食。

蓬莱几清浅,底用弱水力。

排云斥刚风,尘世便可出。

(0)

二十六夜坐

初霜涤馀暖,山气何其明。

水痕亦渐收,涧浅流不声。

翔空有鸣雁,肃肃已南征。

人閒易为老,物引诚可惊。

凭窗既危坐,出门复安行。

夜晚村微火,得酒承满觥。

且了读残书,理惬意逾平。

(0)

德源道中

数鸭汎寒塘,前后相参差。

不知已严冬,但谓水自如。

贪生处尘世,大抵多类斯。

木叶风下来,红绿杂萍芜。

(0)

林德九国录作冰玉寮来索赋因寄五字

仇池苏仙语,发挥我孤山。

孤山有何佳,林逋庐其间。

风高气化远,庸贩亦班班。

是荣人爵欤,百世不可攀。

沉冥惬幽性,道胜无戚颜。

至今西湖西,眇弥尚沧湾。

谁夫仕吴京,敛焉心肯閒。

吟讽彼一诗,静视触与蛮。

斋房如僧寮,热客自尘寰。

出处贵君子,安时谅非艰。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