浥袂秀色时苍苍,冯陵八荒隘九阳。
裂地长江走脚下,巡檐赫日当吾旁。
楚天吴天云海宽,千山万山蛟龙蟠。
采石沙头人唤渡,大茅峰顶仙骑鸾。
眼底山川不尽识,藓花石路空辇迹。
忆昔玄岛看波时,六气不动乾坤寂。
浥袂秀色时苍苍,冯陵八荒隘九阳。
裂地长江走脚下,巡檐赫日当吾旁。
楚天吴天云海宽,千山万山蛟龙蟠。
采石沙头人唤渡,大茅峰顶仙骑鸾。
眼底山川不尽识,藓花石路空辇迹。
忆昔玄岛看波时,六气不动乾坤寂。
此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钟山唯秀亭所见之壮丽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感慨。首句“浥袂秀色时苍苍”以细腻笔触描绘出山色苍茫,仿佛湿润的衣袖上沾满了秀美的色彩。接着“冯陵八荒隘九阳”一句,展现出山势的雄伟,仿佛能横跨八方,遮蔽九阳,气势磅礴。
“裂地长江走脚下,巡檐赫日当吾旁”两句,运用夸张手法,将长江描绘为在脚下奔流,太阳则如同在身旁巡视,形象地展示了山势之高峻与视野之开阔。接下来“楚天吴天云海宽,千山万山蛟龙蟠”两句,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目光投向辽阔的云海与连绵的山脉,蛟龙盘踞其中,更添几分神秘与壮美。
“采石沙头人唤渡,大茅峰顶仙骑鸾”描绘了山间的人间烟火与仙界景象,采石沙头有人渡河,大茅峰顶则有仙人乘鸾飞行,对比鲜明,增添了诗作的奇幻色彩。最后,“眼底山川不尽识,藓花石路空辇迹”表达了诗人对眼前壮丽山川的赞叹与敬畏,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忆昔玄岛看波时,六气不动乾坤寂”则通过回忆往昔,表达了对自然和谐、宇宙静谧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衮冕有人妖,钟鼓成国蠹。
可怜淩霜干,不作济川具。
三易朝吾车,六诗暮吾辅。
岂亦不自娱,菊径而兰亩。
寒暑平分,东南之徼,何多暍哉。
远望炎洲,近观火井,相与朝烬而夕灰。
名曰冰纨霜练,服之一缕如十袭,而信衣冠之不能。
敢疑夏祖之居会稽,短发文身自蔽以草莱。
浪婆儿,身世世,共道常年不如是。
谁复怜北客,此日真憔悴。
深山乳虎想腾倚,清风不来空啸死。
安得人如葛稚川,脱身直下坐井底。
奈何沧海浊沸,日不敢浴,金波自烂玉兔熟。
四方上下浊氛满,何许层冰映雕玉。
苦熟何不可,浊氛端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