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儿从我寝,小随祖母眠。
空房未忍入,往往白昼键。
微风鸣纸窗,疏竹凄生烟。
虽有明月时,曾无鬓影妍。
或汝魂恋兹,倦还凭谁肩。
穗帐馀泪痕,是汝昔所弹。
汝昔有爱女,先汝死十年。
近态当益娇,依依汝膝前。
汝或以兹慰,吾心差少安。
伤哉悲女心,复因悲汝缘。
大儿从我寝,小随祖母眠。
空房未忍入,往往白昼键。
微风鸣纸窗,疏竹凄生烟。
虽有明月时,曾无鬓影妍。
或汝魂恋兹,倦还凭谁肩。
穗帐馀泪痕,是汝昔所弹。
汝昔有爱女,先汝死十年。
近态当益娇,依依汝膝前。
汝或以兹慰,吾心差少安。
伤哉悲女心,复因悲汝缘。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妻子在病逝后,丈夫对她的思念与哀悼之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夫妻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首句“大儿从我寝,小随祖母眠”,描绘了家庭生活的温馨场景,大儿子跟着丈夫睡,小儿子则由祖母照顾,体现了家庭成员间的和谐关系。然而,随着妻子的病逝,这种和谐被打破,丈夫无法再与妻子共寝,只能独自面对空荡荡的房间,表现出内心的孤独与痛苦。
接着,“空房未忍入,往往白昼键”描述了丈夫对妻子房间的回避与封闭,不愿面对失去妻子的事实,反映出深深的哀痛与不舍。窗外的微风吹动纸窗,竹林在风中摇曳,似乎也在为逝去的生命哀悼,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虽有明月时,曾无鬓影妍”表达了即使在明亮的夜晚,也无心欣赏月色之美,因为失去了与妻子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这句诗深刻地揭示了失去爱人后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对往昔幸福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残酷的无奈。
“或汝魂恋兹,倦还凭谁肩”表达了丈夫对妻子灵魂的牵挂,以及在失去伴侣后,无人可以依靠的孤独感。这句诗将情感推向高潮,让人感受到深沉的哀思与无助。
最后,“穗帐馀泪痕,是汝昔所弹”通过回忆妻子生前弹奏的穗帐,再次勾起对妻子的思念,泪痕犹在,却已物是人非。这不仅是对妻子的哀悼,也是对自己失去伴侣的深深自责与遗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丧偶之痛的深刻与复杂,以及对逝去爱人无尽的怀念与哀思。诗人以哀婉的笔调,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生命、爱情与死亡的思考之中,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