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时山不改,晴罢峡如新。
天路看殊俗,秋江思杀人。
有猿挥泪尽,无犬附书频。
故国愁眉外,长歌欲损神。
雨时山不改,晴罢峡如新。
天路看殊俗,秋江思杀人。
有猿挥泪尽,无犬附书频。
故国愁眉外,长歌欲损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峡在雨晴交替中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故国和亲人的深情思念。"雨时山不改,晴罢峡如新"两句写出山峡在雨后的清新与静谧,与晴天后峡谷的明丽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自然界的万千变化,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感受。
"天路看殊俗,秋江思杀人"一句则是诗人通过观察天空的道路来思考不同的地方和习俗,以及在秋季的江景中所引发的对故乡、亲人或往事的深切思念。这里的“杀人”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凶狠,而是形容思念之强烈,几乎到了令人窒息的地步。
"有猿挥泪尽,无犬附书频"两句中,“猿”指的是猿猴,这里象征着诗人孤独无伴的境况。猿猴在古代常用来比喻孤寂或哀伤,挥泪则是形容极度悲伤。而“犬”则代表忠诚与陪伴,“无犬”意味着缺乏亲近的人陪伴,而“附书频”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将思念传递给远方亲人的哀愁。
"故国愁眉外,长歌欲损神"一句中,“故国”指的是诗人所思念的家乡,这里的“愁眉”形容思念之深刻,而“长歌欲损神”则是表达了诗人想通过唱出长篇歌谣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但即便如此,也几乎要耗尽心神。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家乡和亲人的无限思念,以及在异地漂泊时所遭受的情感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