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北幽萱晚自芳,庭前椿树更苍苍。
阴联几席班衣润,色浸杯圈寿酒香。
绿叶晓涵春雨暗,黄花晴度午风凉。
入窗弘敞承颜处,应是双亲鬓未霜。
堂北幽萱晚自芳,庭前椿树更苍苍。
阴联几席班衣润,色浸杯圈寿酒香。
绿叶晓涵春雨暗,黄花晴度午风凉。
入窗弘敞承颜处,应是双亲鬓未霜。
此诗描绘了一幅温馨和谐的家庭场景,以“椿萱堂”为题,巧妙地将“萱草”与“椿树”并提,象征着父母的慈爱与长寿。诗人曹义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家庭中长辈的慈祥与晚辈的孝顺。
首联“堂北幽萱晚自芳,庭前椿树更苍苍”,开篇即以“萱草”与“椿树”的自然生长,象征父母的长寿与家庭的繁盛。萱草晚开而自芳,椿树苍老而更显生机,两者的对比,既表达了对父母健康的祝愿,也寓意了家族的长久繁荣。
颔联“阴联几席班衣润,色浸杯圈寿酒香”,进一步描绘了家庭聚会的温馨画面。几席之上,班衣(指孝服)虽润,却透露出的是孝敬之情;杯圈中,寿酒的香气弥漫,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也寄托了对长辈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
颈联“绿叶晓涵春雨暗,黄花晴度午风凉”,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变化,隐喻了时间的流转与生活的节奏。清晨的绿叶在春雨中显得更加生机勃勃,午后黄花在凉爽的风中绽放,这些细节不仅美化了环境,也暗示了家庭生活中的和谐与宁静。
尾联“入窗弘敞承颜处,应是双亲鬓未霜”,收束全诗,表达了对父母的深深敬意和祝福。窗户宽敞明亮,映照着父母慈祥的面容,希望他们能永远保持青春活力,没有白发,象征着家庭的幸福美满与长长久久。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家庭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中国传统家庭文化中尊老爱幼、和谐共处的美好价值观。
水西门外,两重门、一舸吹来南浦。
莫是伤春憔悴甚,瘦损腰围如许。
我亦吟边,杜鹃听罢,恼乱还乡路。
江楼酒醒,背花人自无语。
桃叶渐见灯船,红帘柳外,月下催箫鼓。
不遣閒愁眉黛蹙,且共鹧鸪留住。
水幕山窗,载琴载酒,正好开怀处。
题诗残照,秦淮多少烟树。
太守风流,裁红摘翠,点就玉湖妍景。
画船载酒,绣幕调笙,香送素波千顷。
树杪几队灯红,鳷鹊飞来,惊栖难定。
看银蟾一色,蕊珠宫里,竞摇波影。
畅好是皓魄初圆,青樽浮满,画里江城如镜。
六街箫鼓,兰桨齐开,钗色佩声交迸。
良夜试问如何,起视参横,虬壶未冷。
休更把紫云低唤,红粉两行娇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