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赞死心禅师偈·其一》
《赞死心禅师偈·其一》全文
宋 / 释惟久   形式: 偈颂

韶阳死心,灵源甚深。耳中见色,眼里闻声。

凡明圣昧,后富前贫。利生济物,点铁成金。

丹青徒状,非古非今。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哲理为底蕴,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禅师死心的赞美与理解。

“韶阳死心,灵源甚深。” 韶阳,这里借指禅宗的传承与智慧之光;死心,即指禅师内心的宁静与空寂。这两句描绘了禅师内心深处的智慧与宁静,如同源头活水,深不可测。

“耳中见色,眼里闻声。” 这两句运用了视觉与听觉的错位,形象地表达了禅宗中“以心观心”的境界。在禅宗看来,外界的色彩与声音并非通过感官直接感知,而是通过心灵的领悟来体验,强调了内在精神世界的觉醒。

“凡明圣昧,后富前贫。” 这里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世俗的明与圣者的昧、富与贫进行对照,暗示了禅宗追求的不是物质的丰富或地位的尊贵,而是精神上的超越与解脱。

“利生济物,点铁成金。” 利生济物,意为利益众生,帮助他人,体现了禅宗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精神。点铁成金,则是禅宗中常用的比喻,意味着通过修行,可以将平凡的事物转化为珍贵的智慧与真理。

“丹青徒状,非古非今。” 丹青,指的是绘画艺术,这里用来比喻文字或言语的表达。这句话的意思是,尽管文字或艺术可以描绘出禅师的形象或思想,但真正的禅境无法完全被语言或形式所捕捉,它超越了时空,既非古代也非现代,是一种永恒的真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禅师死心的赞美,深入探讨了禅宗的核心理念——内心的宁静、超越世俗、慈悲利他以及对真理的追求,展现了禅宗哲学的深刻内涵。

作者介绍

释惟久
朝代:宋

释惟久(?~一一二四),宣城(今安徽宣州)人,梅询女。因从夫守分宁,遂参死心禅师于云岩,灵源禅师以空室道人号之。徽宗政和间,居金陵,与圜悟禅师、佛眼禅师机语相契,得二师称赏。后于姑苏西竺院薙发为尼。宣和六年卒。事见《罗湖野录》卷一。今录诗三首。
猜你喜欢

和答庶吉士杨之宜就柬宗豫大学士士奇谕德及翰林诸同志·其六

十年谬忝戴朝簪,岁月欺人老易临。

报国未酬明主意,托交深识故人心。

太平制作过前辈,早岁声华在禁林。

何日西窗同剪烛,尊前夜雨听新吟。

(0)

甥光烈自蔚州归喜而赋此

昨夜灯花结,今朝喜鹊声。

忽闻行李至,忧思一时平。

关塞聊须到,山川记此行。

壮游真不薄,期尔早知名。

(0)

赠陈绍夔胡季南下第再试归南京胄监

领荐来京国,青云竟未逢。

圣情尤轸念,召试独从容。

夜雨辞金殿,春风过辟雍。

他年期射策,须敌万夫雄。

(0)

余自城中逢与粟同归过去伐隐居留宿明日告别去伐又欲留有不满之意作诗赠余勉强和之云

城中逢旧友,返路喜追陪。

欲到壶丘去,先过剡曲来。

春舒江上柳,风度竹间梅。

留住堪能久,无端归思催。

(0)

续弦词

煎胶续断弦,弦好琴音和。

莫弹别鹤操,好鼓南薰歌。

(0)

中秋望月

共道中秋月,辉辉向壁端。

预愁夜不见,故向此时看。

桂影才欲转,露华已自寒。

那能如旧日,欢赏到更阑。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