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性糟浆,颐神玉液。莫迷有有无中觅。
重楼十二望蓬莱,慧眸明处光无极。
真乐陶陶,洞天游历。道灵今古几人识。
携云信步入丹霄,大罗归去无为职。
乱性糟浆,颐神玉液。莫迷有有无中觅。
重楼十二望蓬莱,慧眸明处光无极。
真乐陶陶,洞天游历。道灵今古几人识。
携云信步入丹霄,大罗归去无为职。
这首元代刘处玄的《踏云行》是一首描绘修道者追求仙道、寻求内心宁静与超脱的诗。首句“乱性糟浆,颐神玉液”形象地表达了通过饮酒(糟浆)和修炼(玉液)来调养身心,去除世俗杂念的过程。接下来,“莫迷有有无中觅”告诫人们不要执着于世间万物的有无,暗示了道家的无为哲学。
“重楼十二望蓬莱”描绘了修道者在高耸的楼阁上远眺仙境蓬莱,寓意着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慧眸明处光无极”则赞美了智慧之眼洞察深远,领悟到无尽的光明与真理。
“真乐陶陶,洞天游历”传达出修道者在精神世界中的自在与快乐,以及对洞天福地的探索。“道灵今古几人识”强调了道的奥秘和难得,只有少数人能真正理解。
最后两句“携云信步入丹霄,大罗归去无为职”表达了诗人希望跟随云彩升入仙界,最终达到无为而治的境地,摆脱尘世的束缚,实现心灵的自由。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道教追求长生不老、超脱世俗的理想,以及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