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岂不好,濯濯清涟漪。
采之不盈把,怊怅暮忘饥。
芙蓉岂不好,濯濯清涟漪。
采之不盈把,怊怅暮忘饥。
此诗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图,通过对芙蓉花和清澈溪水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赏之情。"濯濯清涟漪"一句,生动地表现出溪流清澈、波纹细微的情状,让人仿佛能听见溪水轻柔的流淌声响。
芙蓉花在这里不仅是美丽的象征,也暗含了诗人对于平凡而美好生活的向往。"采之不盈把"表明即便是简单的采集行为也不能充盈双手,寓意着自然赋予的丰盛与无限。而"怊怅暮忘饥"则透露出诗人在大自然中忘却了时间和生活的忧虑,连食欲也随之淡忘。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这种意境不仅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也让读者在阅读中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释放。
天涯孤客梦,西风晚、吹入捣衣秋。
念故国情多,书成织锦,敝袍尘满,赋就登楼。
寸心急,晓同云北下,夜逐水东流。
寒雁数联,暝烟千里,短鞭去马,长笛归舟。
都门樽酒后,相思渺云树,两处悠悠。
为遣中宵明月,随到南州。
向溪亭苍霭,寄声修竹,野塘春暖,致意沙鸥。
备我一蓑烟雨,老景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