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却中山酒,长眠竟不醒。
脊令悲夜雨,鸿雁落晨星。
冢树连云暗,园芜带露青。
空馀丝竹在,地下杳难听。
中却中山酒,长眠竟不醒。
脊令悲夜雨,鸿雁落晨星。
冢树连云暗,园芜带露青。
空馀丝竹在,地下杳难听。
这首明代诗人朱诚泳的《过东轩墓》表达了对亡者的深深哀思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首句“中却中山酒”暗示了墓主人已无法再享用美酒,生活已成过往。接着,“长眠竟不醒”直接点出墓主已离世,永无醒来之日,透出一种沉痛的寂静。
“脊令悲夜雨,鸿雁落晨星”运用了象征手法,脊令(鸟名)在夜雨中悲鸣,鸿雁在清晨的星光下孤独落下,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景象,寓言了墓主亲友对逝者无尽的思念与哀伤。
“冢树连云暗,园芜带露青”两句通过描绘墓地环境的阴郁和荒芜,进一步渲染了哀悼之情。墓旁的树木高耸入云,笼罩在阴暗之中,而园中的草木则在露水的滋润下显得青翠,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生者与死者的永恒距离。
最后,“空馀丝竹在,地下杳难听”以音乐乐器的留存,表达了对往昔欢乐时光的怀念,然而这些声音如今只能空留于地上,再也无法传达到地下,让亡者听见,表达了深深的遗憾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墓地环境的细致描绘和象征性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和对生命的无常之感。
天地大逆旅,浮生远行客。
大无万里异,远不百年役。
乘流惟其遇,得性从所适。
何必思旧乡,而复名一宅。
此邦非吾土,此庐非我迹。
彼我苟巳齐,宾主不足择。
终树宿所好,及閒易为力。
芳草十馀品,往往手自植。
春风二月交,重叠庭下碧。
欣欣生意好,一一见颜色。
对之默终日,澹若无情极。
四时背人驰,壮士每叹息。
忧来忽无方,外物不可释。
中和一相伐,头发先为白。
萱乎尔能忘,于我独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