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野居》
《野居》全文
宋 / 姜特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野居富薪炭,一煖敌重裘。

虽无四方味,鱼鳖亦易求。

古人爱山林,岂为口腹谋。

箪瓢颜不臞,乐道固无忧。

(0)
翻译
在野外居住的人物资丰富,柴火和木炭充足,一炉火就能抵得上厚重的皮衣。
虽然没有各地的美食,但鱼鳖之类的寻常食物也容易获取。
古人喜欢山林,并非单纯为了口腹之欲。
即使是简陋的饮食,颜回也能保持清瘦,因为享受道义的乐趣就不会有忧虑。
注释
野居:野外居住。
富薪炭:物资丰富,柴火充足。
一煖:一炉火的温暖。
敌:抵得上。
重裘:厚重的皮衣。
四方味:各地的美食。
鱼鳖亦易求:鱼鳖等食物容易得到。
古人:古代的人。
山林:山林生活。
口腹谋:为了满足口腹之欲。
箪瓢:竹篮盛饭,瓢盛水,形容生活简朴。
颜不臞:颜回不因贫困而消瘦。
乐道:享受道义的乐趣。
固无忧:自然没有忧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简朴与满足。首句“野居富薪炭”表达了作者在野外住所充足的生活燃料供应,即使没有奢华的享受,也能带来温暖。接下来,“一煖敌重裘”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温暖的重要性,比厚重的皮衣更能抵御寒冷。

诗中提到“虽无四方味,鱼鳖亦易求”,说明虽然日常饮食简单,但山林间的鱼鳖等食物却容易获取,生活自给自足。诗人引用“古人爱山林,岂为口腹谋”,表明他追求的是远离尘世纷扰,享受自然与宁静,而非仅仅为了满足口腹之欲。

最后两句“箪瓢颜不臞,乐道固无忧”借用典故,表达诗人以颜回为榜样,即使生活清贫,只要坚守道义,内心快乐,便无需担忧。这里的“箪瓢”和“颜不臞”分别指孔子弟子颜回的简朴生活和其安贫乐道的精神状态。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朴素生活的欣赏和对精神追求的执着。

作者介绍

姜特立
朝代:宋   字:邦杰   籍贯:浙江丽水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丽水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猜你喜欢

蒙才孺伯惠诗颇及参问

鹤氅蒲团养粹和,冥心十地六波罗。

宦情微似庵摩勒,佛行高于窣堵波。

海里泥牛端解笑,庵前石镜不须磨。

拟询一句合头语,只恐新罗鹞子过。

(0)

旅次二首·其一

山行确荦趁云程,食寝无多但有名。

作梦方成鸡唤起,加餐未竟马催行。

鼓风飞壒浑无际,敲日吹炎似有声。

埃息火流知不晚,依然六幕自澄清。

(0)

题曲屏牡丹桃花·其二

一枝浓艳欲烧空,谁畏门前人姓封。

岂有落英飘曲槛,与儿洗面作华容。

(0)

四绝赠马浩然法师·其四李筌吴真君

旧得阴符虎口岩,素书漆轴玉函缄。

君方濡笔书灵篆,已有飞来青鸟衔。

(0)

满江红·其八咏白莲

昨夜姮娥,游洞府、醉归天阙。

缘底事、玉簪坠地,水神不说。

持向水晶宫里去,晓来捧出将饶舌。

被薰风、吹作满天香,谁分别。芳而润,清且洁。

白似玉,寒于雪。想玉皇后苑,应无此物。

只得赋诗空赏叹,教人不敢轻攀折。

笑李粗、梅瘦不如他,真奇绝。

(0)

收白匾豆因得二首·其二

古香无伴侣,一榻共云分。

涧水塘头过,樵歌枕上闻。

余生聊自适,此意与谁论。

落叶如相委,时敲月下门。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