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欺我贫,吹我坏篱倒。
呼童拾篱竹,墙角旋自扫。
斧薪惜行蚁,辟径爱幽草。
犹忆壮时年,耻作巢许槁。
黍苗巳离离,身遁惜不早。
长歌动短发,沉忧结怀抱。
秋风欺我贫,吹我坏篱倒。
呼童拾篱竹,墙角旋自扫。
斧薪惜行蚁,辟径爱幽草。
犹忆壮时年,耻作巢许槁。
黍苗巳离离,身遁惜不早。
长歌动短发,沉忧结怀抱。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彭孙贻所作的《秋叹四首》中的第三首。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秋风摧残、篱笆倒塌的情景,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和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首句“秋风欺我贫,吹我坏篱倒”以拟人化的手法,将秋风视为有意欺负贫穷之人,不仅吹倒了篱笆,也暗示了人生的风雨无常。接着,“呼童拾篱竹,墙角旋自扫”表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积极应对,虽无力阻止自然的力量,但依然努力收拾残局,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斧薪惜行蚁,辟径爱幽草”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对微小生命的关怀与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前文的消极情绪形成对比,展现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欣赏自然的美好,又感叹人生的短暂与脆弱。
“犹忆壮时年,耻作巢许槁”表达了诗人对年轻时代的怀念,以及不愿像巢父、许由那样隐居而老去的遗憾。这里引用了古代两位高士的故事,巢父、许由因不满世道而隐居,最终年老去世,诗人对此表示了敬仰,但也流露出对自身未能及早隐退的惋惜。
最后,“黍苗巳离离,身遁惜不早”点明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过去未及时行动的后悔。黍苗的茂盛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身遁”则表达了诗人渴望逃避现实、寻找心灵栖息地的愿望。
“长歌动短发,沉忧结怀抱”以歌声与忧愁收尾,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激荡与痛苦。长歌不仅是情感的释放,也是对命运的抗争,而“短发”与“沉忧”的结合,则强化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无助与沉重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人生、自然、时间等多重主题的思考,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思与丰富的情感世界。
讲学志已笃,更欲从明师。
鹄立在函丈,翼翼慎其仪。
岂不思退逸,进修当此时。
朔风吹前庭,雪落何霏霏。
凝心注道妙,不觉寒切肌。
自非素志坚,安取青名垂。
阳风激高唱,兔苑誇严辞。
徒然骇众听,名教竟何裨。
揆予慕前修,将殊世俗为。
轩居既旷达,岂徒积书诗。
勖哉崇明德,贤哲与同归。
辋川昔画铁钩锁,满幅纵横凤毛堕。
澄心初画金错刀,烟梢数叶风萧萧。
房山挺出文苏后,近代谁能出其右。
綵毫挥成玉两枝,弄晴带雨青猗猗。
此君真得写神手,宛然空谷相逢时。
吴兴洒瀚飞霜雪,名画名书称二绝。
风流一代属儒家,什袭珍藏宜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