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秋英胜春英,春英木本秋草本。
草也犹能芳飒时,固胜木逐韶华远。
堂前堂后罗丁星,冷黄悽紫难为名。
山蝶入丛看不见,飞上研山满案馨。
我爱秋英胜春英,春英木本秋草本。
草也犹能芳飒时,固胜木逐韶华远。
堂前堂后罗丁星,冷黄悽紫难为名。
山蝶入丛看不见,飞上研山满案馨。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弘历所作的《静寄山房四题(其三)秋英》。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秋英这一植物的独特魅力。
首先,诗人将秋英与春英进行对比,表达了对秋英的喜爱之情:“我爱秋英胜春英,春英木本秋草本。”春英多为木本植物,而秋英则是草本,但诗人认为秋英更胜一筹,因为它能在秋季展现出不同于春季的生命力和美丽。
接着,诗人进一步赞美秋英的芳香:“草也犹能芳飒时,固胜木逐韶华远。”即使作为草本植物,秋英也能在秋季散发出独特的香气,这使得它在时间的流逝中依然保持了生命力,比那些随着季节变化而逐渐凋零的木本植物更加坚韧不拔。
然后,诗人通过“堂前堂后罗丁星,冷黄悽紫难为名”描绘了秋英在庭院中的分布情景,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色彩斑斓,难以用言语来形容其美丽。
最后,“山蝶入丛看不见,飞上研山满案馨”一句,不仅展现了秋英吸引蝴蝶的场景,更强调了它们的香气能够弥漫整个空间,让人心旷神怡。
整首诗通过对秋英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