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尝天女唇中露,几度临风拭泪痕。
日日思卿令人老,孤窗无那正黄昏。
偷尝天女唇中露,几度临风拭泪痕。
日日思卿令人老,孤窗无那正黄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苏曼殊所作的《寄调筝人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诗人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深情的画面:他偷偷品尝着想象中天女口中流出的甘露,仿佛那是与心上人情感交流的象征。诗人多次在风中擦拭因思念而流下的泪水,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无法排遣的相思之情。
"偷尝天女唇中露"这一句,运用了神话传说的元素,将对爱人的渴望比喻为天女的仙露,显得神秘而浪漫。"几度临风拭泪痕"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泪水与风的交织,更显孤独与寂寥。
"日日思卿令人老"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因为无尽的思念而感到岁月催人老去的悲凉。最后,"孤窗无那正黄昏"以景结情,黄昏时刻的孤寂窗前,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落寞和对爱人的深深挂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与哀婉,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与君非旧识,倾盖便相亲。
共事林泉郡,忘归南北人。
煮茶流水曲,载酒后湖漘。
未觉游从厌,空惊别恨新。
濒河今重地,知己旧元臣。
洛下闻鸡犬,家书不浃旬。
西还倚门罢,北渡羽书频。
忠孝传家事,风流待一振。
春色无人见,兹行偶众先。
柳黄新过雨,麦绿稍铺田。
河润兼冰散,禽声向日圆。
城池高受雾,濉涣暖生烟。
送客情初恶,还家意稍便。
旋闻夫事起,已过佛灯然。
簿领何时毕,尘埃空自怜。
南湖渐可到,早治木兰船。
江国骚人不耐秋,夜吟清句晓相投。
锋藏岂愿囊中脱,尾断终非俎上羞。
择地何年真得意,餔糟是处可同游。
南迁尚有公知我,人事何须更预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