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悟悦师二章·其一》
《挽悟悦师二章·其一》全文
宋 / 卫宗武   形式: 古风

耆宿已凋零,如师亦晓星。

宗门僧巨栋,梵宇世传灯。

身阅空花境,心潜多业经。

悦禅方有悟,六秩吊颓龄。

(0)
注释
耆宿:年长而德高的人。
凋零:衰老或死亡。
晓星:黎明时分明亮的星星。
宗门:佛教宗派。
巨栋:高大的建筑物,比喻重要的地位。
梵宇:寺庙,指佛寺。
空花境:佛教中指虚幻不实的世界。
多业经:多种佛法经书。
悦禅:喜悦于禅修。
六秩:六十岁。
颓龄:衰老的年龄。
翻译
前辈已经凋零,就像老师也如同晨星般稀少。
宗派的高僧如同大厦,寺庙传承着世间的智慧之光。
亲身经历了空幻的境界,内心深入研习佛法经卷。
只有在禅修中才能有所领悟,六十岁的我悼念这衰颓的岁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卫宗武创作的《挽悟悦师二章(其一)》,表达了对故去师长之人的怀念和敬仰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象与禅学修行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觉醒的情境。

首句“耆宿已凋零,如师亦晓星”中,“耆宿”指的是古时的宿卫之官,代指年老或昔日之人;“如师”则是对故去师长的敬称。这里通过比喻手法,将昔日的人物比作凋零了的花朵和清晨即将升起的星辰,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接着,“宗门僧巨栋,梵宇世传灯”则描绘了一幅佛教寺庙的景象。“宗门僧”指的是守护宗派法脉的僧侣;“梵宇”即是梵宫,佛教寺院的一种称呼;“巨栋”形容宏伟的建筑物,而“世传灯”则象征着智慧和教义的光芒。这些意象共同构筑了一个庄严肃穆、历史悠久的宗教氛围。

第三句“身阅空花境,心潜多业经”中,“身阅空花境”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状态,仿佛在现实世界之上游走;而“心潜多业经”则指内心深处对修行(即禅定修炼)不断积累和探究。

最后两句,“悦禅方有悟,六秩吊颓龄”则是诗人对于禅学的体验与领悟。“悦禅”表达了对禅定的喜悦之情;“方有悟”指的是在修行中突然获得某种启示或理解;“六秩吊颓龄”则是在感叹时间流逝,年华老去的同时,希望能够以此悟性来提醒自己珍惜光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禅学的描绘,以及对故人和智慧传承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修行及超脱尘世追求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卫宗武
朝代:宋

卫宗武约公元?年至一二八九年字洪父,(一作淇父)自号九山,嘉兴华亭人。生年不详,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淳佑间历官尚书郎,出知常州。罢官闲居三十余载,以诗丈自娱。宋亡,不仕。宗武著有《秋声集》八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诗文气韵冲澹,有萧然自得之趣。
猜你喜欢

小重山·溪上晴山簇翠螺

溪上晴山簇翠螺。
晓来霜叶醉,小池荷。
琐窗秋意苦无多。
帘绣卷,黄菊两三窠。
小睡拥香罗。
起来匀醉粉,玉垂梭。
只愁无奈夜长何。
你去也,今夜早来么。

(0)

小重山·碧玉山围十里湖

碧玉山围十里湖。
水云天共远,戏双凫。
河阳花县锦屏铺。
人不老,长日在蓬壶。
一笑且踟蹰。
会骑箕尾去,上云衢。
十分深注碧琳腴。
休惜醉,醉後有人扶。

(0)

满江红·寂寂江天

寂寂江天,雪又满、晚来风急。
空懊恨、散盐飞絮,未成轻集。
万里长空飞不到,珠帘卷尽还羞入。
问向晚、谁欲画渔莎,寒江立。
天黯淡,催残日。
波浩渺,添寒力。
又何如聊遣,舞衣红湿。
好与月娥临晚砌,莫教先放梅花拆。
便准拟、一醉广寒宫,千山白。

(0)

阮郎归·月棂疏影照婵娟

月棂疏影照婵娟。
闲临小玉盘。
枣花金钏出纤纤。
棋声敲夜寒。
飞雹冷,水精圆。
夜深人未眠。
笑催炉兽暖衾鸳。
莫教银漏残。

(0)

阮郎归·酴醿花谢日迟迟

酴醿花谢日迟迟。
杨花无数飞。
章台侧畔尽风吹。
飘零无定期。
烟漠漠,草萋萋。
江南春尽时。
可怜踪迹尚东西。
故园何日归。

(0)

洞仙歌·江梅吹尽

江梅吹尽,更幽兰香度。
可惜浓春为谁住。
最嫌他、无数轻薄桃花,推不去,偏守定、东风一处。
病来应怕酒,□眼常醒,老去羞春似无语。
准拟强追随,管领风光,人生只、欢期难预。
纵留得、梨花做寒食,怎吃他朝来,这般风雨。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