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舟别浦路迢遥,危石虚亭影动摇。
云去好山争入座,雨来新水欲平桥。
多情留客空杯酒,旧事伤心但柳条。
今日我来还我去,小山丛桂竟谁招。
轻舟别浦路迢遥,危石虚亭影动摇。
云去好山争入座,雨来新水欲平桥。
多情留客空杯酒,旧事伤心但柳条。
今日我来还我去,小山丛桂竟谁招。
这首明代诗人李东阳的《泛南池有怀南溪圣公》描绘了一幅轻舟离别、山水相依的画面。首句“轻舟别浦路迢遥”,写出了诗人乘舟离开南池,路途遥远,暗示了离别的感伤。次句“危石虚亭影动摇”,通过描绘危石和虚亭在水中的倒影随风摇曳,营造出一种动态的宁静,寓含着诗人对即将离去的环境的深深眷恋。
第三句“云去好山争入座”,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山水以生命,仿佛它们在争抢着进入诗人的视野,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生动活泼。第四句“雨来新水欲平桥”,进一步描绘雨后水势上涨,似乎要淹没小桥的情景,增添了时空转换的意蕴。
第五、六句“多情留客空杯酒,旧事伤心但柳条”,诗人借酒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而旧日的记忆和凋零的柳条则勾起心中淡淡的哀愁。最后一句“今日我来还我去,小山丛桂竟谁招”,诗人感慨今日的相聚与别离,不知未来还有谁能像南溪圣公一样,邀请他在桂香四溢的小山中重聚。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既有离别的惆怅,又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体现了李东阳诗歌的韵味和格调。
一双皎皎瑶台鹤,欲飞不飞如有约。
老去长存万里心,碧天冲破秋寥廓。
每一招之鹤自来,鹤虽不语心颜开。
呼儿洗之复更洗,本来洁白无纤埃。
一鹤先飞松顶立,若与主人高下揖。
世上纷纷那得知,主人亦是瑶台客。
还留一鹤临清泉,若有所思衣飘然。
记向瑶台曾洗过,已经一别三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