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怀十首·其十》
《咏怀十首·其十》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昔余游罗浮,曾过奉宸桥。

是时九月中,万里凉风飘。

遗殿锁秋烟,黄龙不可招。

还顾望瑶池,仙侣何逍遥。

遗荣长自贵,浮艳不终朝。

如何道旁子,鞍马恒自骄。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咏怀十首(其十)》,由明代诗人李云龙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昔日游历罗浮山的经历,以及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感慨。

首句“昔余游罗浮,曾过奉宸桥”,开篇即点明了诗人曾经游览过的地点——罗浮山,以及途经的奉宸桥,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意境。

接着,“是时九月中,万里凉风飘”两句,通过季节和自然景象的描写,渲染了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状态。

“遗殿锁秋烟,黄龙不可招”中的“遗殿”与“黄龙”分别象征着过去的辉煌与不可触及的理想,通过“锁”与“不可招”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与无奈。

“还顾望瑶池,仙侣何逍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回望过去的美好时光,想象着仙侣们自在逍遥的生活,流露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遗荣长自贵,浮艳不终朝”两句,诗人通过对“遗荣”与“浮艳”的对比,表达了对物质与虚华短暂性的深刻洞察,强调了内在价值与持久意义的重要性。

最后,“如何道旁子,鞍马恒自骄”以反问的形式,将目光转向现实,对那些只注重外在荣耀、自我炫耀的人提出了质疑,体现了诗人对于真正价值的反思与批判。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回忆、对理想的追求、对现实的反思,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探索,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丁元珍挽词二首·其二

从军王粲笔,记礼后苍篇。

谩有残书在,能令好事传。

鹏来悲四月,鹤去遂千年。

试想长桥路,昏昏陇隧烟。

(0)

答诗友徵近诗

寄傲西峰未肯东,论文旧约几时同。

不知杰句真何用,便有虚名岂疗穷。

珍重远书徵近作,疏芜故我欠新功。

每惭时辈多豪逸,点笔成章杯酒中。

(0)

水调歌头.撷花十八

义城元靖贤相国,喜慕英雄士,赐金缯。

闻斯事,频叹赏,封章归印。

请赎冯燕罪,日边紫泥封诏,阖境赦深刑。

万古三河风义在,青简上、众知名。

河东注,任流水滔滔,水涸名难泯。至今乐府歌咏。

流入管弦声。

(0)

苫庐

吾息乾坤之委气,吾身父母之委蜕。

乾坤父母不易酬,身体发肤可轻弃。

文学恨不随父终,视七尺躯鸿毛同。

未容忘形礼制外,犹复假息苫庐中。

万物莫移三载志,屋上有漏中无愧。

蛇容有识宁受欺,鹤固非凡岂容伪。

蛇为仰向鹤俯临,吾乡人始知吾心。

朝誉未如乡誉重,人知不似天知深。

外台乐为上其事,吾君吾相相与记。

非渥其恩奚以厉,占鹊卜灯言喜至。

儿孙殊不解吾意,以荣为孝孝之细。

(0)

龙州书院

西昌有洲龙屈蟠,爪牙润泽鳞甲寒。

桃花水肥意腾跃,似欲上与青天干。

西昌有士龙变化,云可以乘泥可谢。

胪传未放雷呜春,弦诵犹挑灯破夜。

作成况遇今赵侯,萤窗开处吞龙洲。

儒风相高踏鹏背,士气自敢骑鳌头。

县前洲觜年年长,图谶会当应如响。

雁塔固无过我前,云台更要在人上。

(0)

三山寺戏堂头僧·其二

昼热催三伏,宵凉报五更。

钟鸣尘外响,犬吠世间声。

强聒蛙鸣雨,诪张鸟噪晴。

黎明重睡熟,栩栩梦魂清。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