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去防秋,于今已白头。
一身犹是卒,诸将久封侯。
部伍嫌羸病,亲知识壮游。
寒灯孤戍里,挥泪看吴钩。
十五去防秋,于今已白头。
一身犹是卒,诸将久封侯。
部伍嫌羸病,亲知识壮游。
寒灯孤戍里,挥泪看吴钩。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拟唐塞下曲九首(其四)》描绘了一位老去的士兵的内心世界。首句“十五去防秋”,点出他在年轻时就投身边疆防御,岁月流转,如今已届白头。接下来的“一身犹是卒,诸将久封侯”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他对自身仍为普通士卒,而昔日同僚却已封侯晋爵的感慨。
诗中“部伍嫌羸病,亲知识壮游”揭示了他对身体衰弱和战友壮志未酬的无奈,以及对曾经一同战斗、如今只能在寒夜孤戍中回忆往事的孤独。最后以“寒灯孤戍里,挥泪看吴钩”作结,通过描绘在昏黄灯火下凝视兵器的场景,传达出他对往昔辉煌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悲凉。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有对战争无情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边关生活的独特理解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
早是玉堂客,犹著侍臣冠。
便为霖去亦晚,何况此身闲。
胸次光风霁月,意味满庭芳草,体用两相关。
坐对粤山好,名更重于山。寿生申,霜肃晓,露宾寒。
从教重九过了,政有菊堪餐。
日绕东篱笑傲,香共秋容淡薄,晚节要人看。
久不见贾谊,天已问平安。
不能烦恼得,掉臂便归休。
前度风樯,这回潦辙几悠悠。
幸得有云一谷,更自有书万卷,著甚么来由。
月采混鱼目,霜口涴蝇头。相山中,侯醉境,将诗流。
情知薄命,天样勋业也须收。
辟逻世间万事,推放那边一壁,百尺卧高楼。
日月草头露,天地水中沤。
两日梅开,先占阳春小。
鸾凤偶雁行,飞舞画堂交绕。
称觞盛旦,二老同年少。
夫劝妇,弟酬兄,四喜人希有。
灵椿萱草,青翠俱长久。
棠棣戏斑斓,对立齐上长生酒。
有亲有序,慈孝兼恭友。
登科日,未老时,共享南山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