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峣深处碧为筒,照见池头一丈红。
别有清风来地主,巧将甘露夺天公。
香随绿蚁应潜度,心入灵犀已暗通。
我不负花还负此,不胜馀兴绕堂中。
翠峣深处碧为筒,照见池头一丈红。
别有清风来地主,巧将甘露夺天公。
香随绿蚁应潜度,心入灵犀已暗通。
我不负花还负此,不胜馀兴绕堂中。
这首诗描绘了碧筒酒的美妙与雅致。诗人以“翠峣深处碧为筒”开篇,巧妙地将碧筒酒比作深山中的碧色竹筒,既形象又富有诗意。接着,“照见池头一丈红”,通过倒映在池水中的鲜艳花朵,进一步渲染了碧筒酒带来的视觉享受和生机勃勃的氛围。
“别有清风来地主,巧将甘露夺天公”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界的清风和甘露以人的智慧和力量,生动地展现了碧筒酒的独特魅力,仿佛能与天地间的精华相抗衡,引人遐想。
“香随绿蚁应潜度,心入灵犀已暗通”则细腻地描绘了碧筒酒的香气与心灵的交融,绿蚁(指酒面上的泡沫)轻柔地随香气飘散,仿佛能触动人心最深处的情感,达到心灵相通的境界。
最后,“我不负花还负此,不胜馀兴绕堂中”表达了诗人对碧筒酒的喜爱之情,虽然没有辜负眼前的美景(花),却因这美酒而感到满足与愉悦,余兴未尽,环绕在堂中,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深深眷恋与回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碧筒酒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风味与文化内涵,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之美的追求与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记得花筵,巧夕星河,初度女牛。
更四双蓂荚,十分桂魄,中元佳致,妆点初秋。
蔼蔼非烟,濛濛如雾,锦水郁葱佳气浮。
人人道,是王孙帝胄,今日东朝。
银潢万叶源流。
见一点长庚辉绛霄。
似东平为善,河间献雅,风流酝藉,西汉诸刘。
恰遇称觞,蓬壶歌缓,满酌蒲萄双玉舟。
椿松等算,年年醉傲,花马金裘。
几番梅雨,蒲风过、端阳後。
细数月轮,犹待双蓂秀。
戏彩华堂宴,设帨朱门右。
酌金荷,争献寿。
蟠桃新熟,阿母齐长久。
一门奋建,攀桂客、无双手。
好事来春在,杏苑联蓝绶。
应继琼林董,却胜燕山窦。
夸盛事、真罕有。
金花封诰,管取重重受。
镇淮楼下旌旗,晶明辉映云山阁。
宸旒倚重,折冲千里,无逾秋壑。
缓带轻裘,纶巾羽扇,从容筹略。
使毡裘胆破,丁宁边吏,无生事,空沙漠。
二十四桥风月,称断楼、卷尽帘箔。
绂麟华旦,饱吟玉蕊,款簪金药。
驿骑朝驰,宝鞍卖赐,御筵宣押。
更赐环促如,中书入令,作汾阳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