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待张华时已晚,榻延徐孺礼应疏。
- 鉴赏
这首诗以剑和榻为象征,表达了对贤才未遇、时机错过的感慨。"剑待张华时已晚"暗指英雄无用武之地,张华的才华未能在合适的时机得到施展,暗示了人才的闲置与时代的遗憾。"榻延徐孺礼应疏"则描绘了一个空置的榻位,象征着对像徐孺这样的贤者邀请之礼的疏远,反映出对知音难觅的无奈。
整体来看,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寓言式地表达了对社会未能识人用人的批评,以及个人对于理想不能实现的感叹。陶弼作为宋代诗人,他的作品常常蕴含哲理,此诗也不例外,体现了他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承李士常进士以所和与李宾之内翰潘时用秀才冬夜联句之作见示用韵以答
风度书帷月度窗,萧然相对倒秋缸。
寒声屡报重城柝,孤影频摇客舍釭。
共惜离怀伤旧约,却联长句托新腔。
潘郎远裔骚人一,蒙叟诸甥国士双。
久向文名知俊逸,更于交谊见淳庞。
情如元酒真堪酌,音出黄钟不在撞。
总慰诗坛传檄定,自惊敌垒竖旗降。
锦囊遗学宁惭贺,綵笔雄才岂亚江。
量隘五湖怜浩渺,口翻三峡讶琤淙。
好殚儒术禆元化,圣主隆文理万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