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仞居然一径通,名臣俎豆至今崇。
试将廊庙擎天手,犹著家山辟地功。
揽辔频闻徵草泽,当关曾此失英雄。
如何朔雪炎风里,每向歧途叹转蓬。
千仞居然一径通,名臣俎豆至今崇。
试将廊庙擎天手,犹著家山辟地功。
揽辔频闻徵草泽,当关曾此失英雄。
如何朔雪炎风里,每向歧途叹转蓬。
这首诗名为《谒张文献祠》,作者是清代诗人简钧培。诗中表达了对张文献这位名臣的敬仰和感慨。首句“千仞居然一径通”,描绘了祠堂所在之地高峻而道路畅通,象征着张文献的德行深得人心。接着,“名臣俎豆至今崇”赞扬了他的名声和崇高的地位,即使在后世依然受到尊敬。
诗人进一步赞美张文献的贡献,“试将廊庙擎天手,犹著家山辟地功”,将他比作支撑朝廷的栋梁和为家乡开辟新路的功臣。然而,“揽辔频闻徵草泽”,暗示张文献曾频繁征召民间贤才,显示出他的识人之明。然而,“当关曾此失英雄”,又透露出他在选拔人才时也曾有失误,未能留住某些英雄人物。
最后,诗人以自然景象作结,“如何朔雪炎风里,每向歧途叹转蓬”,在严冬酷暑中,诗人感叹人生道路的曲折,如同飘摇不定的蓬草,表达了对张文献命运多舛的同情和对他选择的深深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祠堂环境和对张文献事迹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惋惜之情,以及对人生道路的哲理思考。
深宫细雨流光湿,蔷薇吐花红欲涪。
美人梳洗出帘迟,云拥髻鬟高一尺。
爱花呼婢折来看,一枝疑荐黄金盘。
却嫌绿剌暗伤人,整顿玉织肩黛攒。
笑语追随真有意,绣罗衣裳照珠翠。
长安水畔若相逢,不是杜陵心亦醉。
胎阳燕子尾延延,皱裙无计留飞仙。
春风人面解传得,始信丹青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