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尘飘尽客愁长,来扣禅关月满廊。
宋玉逢秋空雪涕,净名无地可容床。
高云覆槛千岩树,疏磬含风一夜霜。
回首故园红叶外,只将多病告医王。
暮尘飘尽客愁长,来扣禅关月满廊。
宋玉逢秋空雪涕,净名无地可容床。
高云覆槛千岩树,疏磬含风一夜霜。
回首故园红叶外,只将多病告医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赵嘏的作品,题目为《题崇圣寺简云端僧录》。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游子离愁和对佛法修行的向往之情的诗句。
首先,“暮尘飘尽客愁长”这句表达了作者作为一个旅人,到了傍晚时分,看着尘世间的喧嚣逐渐平息下来,而自己的思念却无边无际,无处安放。这是一个常见的意象,用来描绘游子对故土、亲人的深切思念。
接着,“来扣禅关月满廊”则转向了佛教修行的氛围。禅关通常指的是僧院中用于打坐冥想的空间,而“月满廊”则形象地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夜晚景色,暗示着作者对这份宁静和精神追求的向往。
下一句,“宋玉逢秋空雪涕”,通过宋玉这个人物的出现,将意境转移到了古人身上。宋玉是一个典故中的形象,常用来比喻清高脱俗的人物。在这里,他遇见了一片秋天的大雪,这种景象通常与悲凉、寂寞的情感联系在一起。
“净名无地可容床”则是说,即使是佛教中所追求的“净名”,也找不到一块可以安放身心的地方。这里的“净名”可能指的是清净的心灵或是佛法的修持,而“无地可容床”则继续强调了作者内心的不安和对精神寄托的渴望。
“高云覆槛千岩树,疏磬含风一夜霜”则描绘了一幅壮观而又孤寂的山中景象。云雾缭绕于高耸的围墙之上,千岩树木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壮丽,而“疏磬含风一夜霜”则形容了清晨后的露水和霜冻,这是一种典型的山中秋景。
最后,“回首故园红叶外,只将多病告医王”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以及身心俱疲,希望向医生求助以恢复健康的心情。这里的“医王”可能是指佛教中的“药师佛”,在佛教中被认为能够治愈众生的疾病和烦恼。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佛法修持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家乡的思念,也有对精神寄托的渴望,同时还表现出了身心疲惫、希望寻求救赎的心情。
娟翠云魂,嫣红花魄,撩渠梦暗香深。
蝶眼含波,春从烛底潜寻。
玉绦紧束东风怨,漫抛他、珠唾兰襟。到而今。
锁断蛾眉,斫损葹心。
难忘绮夜芙蓉馆,惯抽筝调换,倚箔酣沉。
细意牢缠,可如两线同针。
絮烟滚得春甜热,转亏他、瘦燕能禁。指屏阴。
下迤汉江,上贴山岑。
灵风悄寂。藓满侍官袍帻。
冷一角、松阴晚照,抹过龙蛇坏壁。
市羯巫螺曾赛社,银烛底、荔丹蕉碧。
邀神福,饱豚啼,老稚共欢剧。堪惜。
尘荒雉尾,雨雕鸱脊。
闹暗月、琼铺走叶,定有夔魖寄迹。
一自青溪鹃树老,可唤转、小姑兰魄。
只半堵、傀儡台场,谁听絮虫烟夕。
春蠡飐烛。对粉廊素影,瘦黛描玉。
淡冶无言,脉脉依依,珠魂唤到金谷。
遥楼莫唱江南笛,有古怨、缣心凝绿。
更补来、翠筱娟枝,留著凤雏双宿。
知否妆台小课,贴笺图九九,脂晕浮旭。
那识佳人,一种灵芬,别贮空山茆屋。
牡丹空算东皇媵,总不是、媚兰仙属。
敢笑他、冰骨清寒,等样月华烟缛。
冷月窥篷,冰漪冱柁,絮衾酒梦难温。
炉铛剩茗,窗篝残焰,守得如此黄昏。
听疏钟何处,已全失、城山翠痕。
况空濛里,秃柳枯蒲,栖遍冻鸥魂。
须又要、抽帆辞客去,呼童晨起,好办离尊。
船娘甚怨,筝弦抽掣,也凄响泪同吞。
便尽情一醉,终难道、愁来十分。
将愁与鸟,堕风荡入京岘云。
长宵几许。买春舲、自溯中流延瞩。
缓缓兰涛催月上,一种吟心凄独。
云净山疏,风香花远,星影摇明绿。
谁家沉醉,画楼天半吹烛。
笑我岁岁辞家,鹔鹴裘敝,恁贳葡桃斛。
人散蘋阴烟似黛,飞起鸳鸯卅六。
小海西回,大江东去,幽怨馀湘竹。
中郎词在,漫歌迎送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