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处亭亭竹万竿,美烟濡露不曾寒。
多栽要识前人意,秀色凭渠雪后看。
静处亭亭竹万竿,美烟濡露不曾寒。
多栽要识前人意,秀色凭渠雪后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新的竹林景象。"静处亭亭竹万竿",诗人以"静处"和"亭亭"两个词,形象地刻画出竹林在静谧环境中的挺拔姿态,仿佛无数翠竹在月光下静静地矗立。"美烟濡露不曾寒",通过"美烟"和"濡露",描绘了竹林在晨露中散发出的清新气息,以及朦胧的雾气,营造出一种温暖而湿润的氛围,暗示着这里四季如春,不受寒冷侵扰。
"多栽要识前人意",诗人借竹子寓意前人的智慧与精神,表达对先贤种植竹子寄托的美好意愿的理解和尊重。"秀色凭渠雪后看",最后一句点题,期待在雪后的晴日里欣赏竹子更加秀丽的姿态,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寓含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赞美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竹林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以及对高尚人格的向往,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寒漏初更,枕函虚冷,恼来索性思量。
见临风败叶,月下清光。
樽前恨满孤帏寂,灞陵路、烟水茫茫。
竹声动处,个人不见,影到纱窗。
空房几遍回肠,想寻闲斗草,遣闷吟香。
奈燕僝莺僽,空误年芳。
生盟念念犹难冷,轻离别、屡变星霜。
最伤情是,春花啼癊,秋雨鸣穷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