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离父母来从君,相期百年终此身。
初合鸾凰席未煖,熟视眉目识未真。
兵符捉人夜调遣,丁宁尅日到边面。
红旗在手弓在腰,花骢一跃迅于箭。
回头语我勿惨伤,归来印斗金带黄。
我闻军功未易就,膏血紫塞十八九。
嫁狗逐狗鸡逐鸡,耿耿不寐展转思。
吠月啼晓喧孤帏,泪雨千行心肝摧。
与其眼穿万里见无日,何如同赴沙场战死俱白骨。
妾离父母来从君,相期百年终此身。
初合鸾凰席未煖,熟视眉目识未真。
兵符捉人夜调遣,丁宁尅日到边面。
红旗在手弓在腰,花骢一跃迅于箭。
回头语我勿惨伤,归来印斗金带黄。
我闻军功未易就,膏血紫塞十八九。
嫁狗逐狗鸡逐鸡,耿耿不寐展转思。
吠月啼晓喧孤帏,泪雨千行心肝摧。
与其眼穿万里见无日,何如同赴沙场战死俱白骨。
这首宋代赵汝燧的《古别离》描绘了一位女子与丈夫离别时的深深忧虑和决心。诗中女子离开父母,与丈夫约定共度一生,然而新婚不久,战争的阴霾便笼罩而来。她眼中的丈夫英姿飒爽,手持兵符,深夜被调遣至边疆,暗示了战争的紧迫和危险。
女子对丈夫的关爱与担忧溢于言表,她提醒丈夫保重,期待他归来时能佩戴着荣耀的官印。然而,她深知战争残酷,预见到丈夫可能会付出极大的代价,甚至可能魂断边疆。她宁愿自己与丈夫一同上战场,面对生死,也不愿遥望万里却无法相见。
诗中“嫁狗逐狗鸡逐鸡”一句,形象地表达了女子对夫妻命运同在战场的无奈,以及对生活的不安。最后两句,女子宁愿化为白骨,也要与丈夫共赴战场,展现出其坚贞不渝的爱情和牺牲精神。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女子的视角展现了战争对家庭和个人生活的影响,以及女性对于爱情与忠诚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