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尘车马鬓成斑,三月君能掷印还。
花下琴尊常迟客,望中云气尚临关。
休论藜杖携青琐,好去丹砂鍊玉颜。
万里鸥波元浩荡,可无招隐五湖间。
黄尘车马鬓成斑,三月君能掷印还。
花下琴尊常迟客,望中云气尚临关。
休论藜杖携青琐,好去丹砂鍊玉颜。
万里鸥波元浩荡,可无招隐五湖间。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诗描绘了一幅官场倦怠、归隐之志的画面。首句"黄尘车马鬓成斑"以黄尘飞扬的场景象征仕途的劳顿,诗人形容自己因公务繁重而两鬓斑白。第二句"三月君能掷印还"表达了对友人陈德基、胡进士和李季常在春天辞官归隐的羡慕,"掷印还"形象地展现了他们放下权印的决心。
接下来的"花下琴尊常迟客"写诗人想象他们在花丛中把酒弹琴,款待宾客,生活闲适自在。"望中云气尚临关"则暗示他们虽身处田园,但心中仍挂念着边关之事,体现出他们既向往隐逸又不忘社会责任的复杂情感。
"休论藜杖携青琐"进一步强调回归自然的宁静,"藜杖"象征简朴生活,"青琐"原指宫门上的装饰,这里暗指官场。"好去丹砂鍊玉颜"借用道教炼丹的典故,表达对友人追求长生不老、保持青春容颜的美好祝愿。
最后两句"万里鸥波元浩荡,可无招隐五湖间"以鸥鸟自由翱翔的广阔天地比喻友人的归隐生活,五湖泛指江南水乡,诗人希望他们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真正的安宁与快乐。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有对官场生活的感慨,也有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质朴,意境深远。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