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云气满萝衣,忽向黄村失翠微。
自爱良朋五湖集,不妨夜雨一蓑归。
身随鸥鸟眠俱稳,歌发阳春和更稀。
剩有渔灯破清晓,苍烟白露共依依。
山行云气满萝衣,忽向黄村失翠微。
自爱良朋五湖集,不妨夜雨一蓑归。
身随鸥鸟眠俱稳,歌发阳春和更稀。
剩有渔灯破清晓,苍烟白露共依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途中遭遇雨天,在黄村塔院宿舟中的情景。首句“山行云气满萝衣”,生动地展现了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仿佛诗人行走于云雾之中,衣衫被湿润的空气所沾湿。接着,“忽向黄村失翠微”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失”字,既表达了诗人从山中进入村落时视线的变化,也暗示了自然美景的暂时隐没。
“自爱良朋五湖集,不妨夜雨一蓑归。”这两句写出了诗人与好友相聚的喜悦,即使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也能享受归家的温馨与宁静。诗人以“一蓑”形容披着蓑衣在雨中归家的情景,既形象又富有诗意,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友情的珍视。
“身随鸥鸟眠俱稳,歌发阳春和更稀。”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他仿佛与鸥鸟一同入眠,心境平和,歌声在夜空中回荡,却显得稀少而悠扬,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最后,“剩有渔灯破清晓,苍烟白露共依依。”诗人通过“渔灯”这一意象,将画面推向黎明前的宁静时刻,苍茫的烟雾与晶莹的露珠共同映衬着这份静谧与美好,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而富有层次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真挚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生活平静美好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佳作。
瘦马长途懒著鞭,客怀牢落五更天。
几时不属鸡声管,睡彻东窗日影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