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少年游二首·其一》
《少年游二首·其一》全文
清 / 李慈铭   形式: 词  词牌: 少年游

暖风迟日杖藜轻,挂酒且闲行。

山家桑拓,溪桥杨柳,随处听啼莺。

归来笑撚花枝嗅,茶榻午烟清。

禅房似水,香炉鹊尾,刚对净名经。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闲适的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暖阳和煦、微风轻拂的景象,以及漫步于山间小径、溪边桥头的悠闲情态。"杖藜轻"三字生动地刻画出诗人悠然自得的行踪,而"挂酒且闲行"则透露出一种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

接着,诗人通过“山家桑拓,溪桥杨柳”两句,将视线转向自然风光,桑树与杨柳交织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而“随处听啼莺”则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活力与生机。这些景物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后半部分,诗人以“归来笑撚花枝嗅,茶榻午烟清”描绘了归家后的温馨场景。诗人不仅享受着自然的馈赠,还沉浸在与家人共享的简单快乐之中,通过“笑撚花枝嗅”的动作,展现出生活的乐趣与满足感。“茶榻午烟清”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雅致的生活氛围,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品味。

最后,“禅房似水,香炉鹊尾,刚对净名经”几句,将诗人的思绪引向内心深处,通过禅房、香炉、净名经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这里的“禅房似水”,既指环境的宁静如水,也暗示了内心的平和与超脱;“香炉鹊尾”则可能是对某种仪式或情境的描述,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提升;“刚对净名经”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对于佛教经典的学习与思考,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生活乐趣的追求以及对精神世界的探索,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李慈铭

李慈铭
朝代:清   字:式侯   号:莼客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生辰:1830~1894

李慈铭(1830~1894)晚清官员,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爱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晚年自署越缦老人。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猜你喜欢

过八叠舖问宿

平野俄空阔,遥山且有无。
斜阳对扪蝨,螟树忽啼乌。
老去犹羁旅,生平颇壮图。
田翁诧丰岁,不拟话为儒。

(0)

过吕仙洞四首

天人蜕迹便天飞,混迹尘凡世得知。
岁历七朝踰六百,朝朝冷眼阅行尸。

(0)

客枕不寐二首

嗢喔邻鸡几番鸣,琤撞江浪欲无声。
拥衾宁复还家梦,望杀东窗未肯明。

(0)

劳农淨居赠皎启二僧

劳农今喜复南辕,夹道扶携亦笑諠。
县尹庶几无疾病,山人迎送耐频烦。
芼葱汤饼聊堪饱,出瓮春醪半带浑。
惟有为民真实意,异时陈迹付公言。

(0)

任满交割粹事致语口号

黄堂冰峙两飞仙,不遣纤尘到绣筵。
龙麝香中挥玉麈,蕙兰丛里釂金舡。
即今别乘符初合,伫看丹墀璧再联。
来岁凉颸生殿阁,帝觞同捧听钧天。

(0)

散花注重晚泊

略眼毛山夹,枯涸不可留。
风帆劈箭去,辽少吹一沤。
长年面死灰,死争如赴仇。
一饭六十里,幸泊散花洲。
呼妇具盥栉,命酒浣惊忧。
我无资身策,老计餬口谋。
勿云朝不坐,叱驭复何求。
奔车非伯夷,覆舟无孔丘。
薄德既谢此,身世付浮休。
亦念三径具,归从沮溺游。
笑说今日快,击辕为渠讴。
别留初熟酒,饮处酹阳侯。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