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一息影,岐路总忘机。
敢望充藜藿,其如断蕨薇!
徘徊贪有发,惆怅赋无衣。
此地兼烽火,孤踪何所依!
寒山一息影,岐路总忘机。
敢望充藜藿,其如断蕨薇!
徘徊贪有发,惆怅赋无衣。
此地兼烽火,孤踪何所依!
这首诗是明朝抗清英雄张煌言的作品《寒山》,诗人以寒山为背景,寓言自己的处境。首句“寒山一息影”,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孤独身影,暗示了他避世而独立的生活态度。次句“岐路总忘机”则表达了他对世事纷扰的超脱和淡泊。
“敢望充藜藿”表达了诗人不求奢华,甘于简朴生活的决心,而“其如断蕨薇”则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清贫和坚韧,如同断根的野菜,虽艰难却能自给自足。接下来,“徘徊贪有发”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渴望有所作为,却又感叹时局和个人力量的局限。
最后两句“此地兼烽火,孤踪何所依”直抒胸臆,揭示了诗人的忧虑和无奈,身处战乱之中,他的孤独身影无处安放,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个人前途的迷茫。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张煌言在动荡时代中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长安春色自依依,大命移应地不知。
蔓草已迷双凤阙,千花犹照九龙池。
岂无东閤开今日,尚有南山似旧时。
一月悠悠游不足,青门欲出步迟迟。
人物正寥阔,有美万夫望。
七年填拊方面,帷幄自金汤。
千尺玉龙衔诏,六尺宝靮照路,载绩满旗常。
富贵姑勿道,难得此芬芳。尝试看,今古梦,几千场。
人情但较目睫,谁解识方将。
霜落南山秋实,风卷北邻夜燎,世事正匆忙。
海内知公者,只愿寿而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