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帆昨日下吴头,破浪来看建业秋。
九派江声犹入梦,六朝山色已迎舟。
楼台未尽埋金气,风景难消击楫愁。
回首燕矶随柁尾,寄声风利不能休。
片帆昨日下吴头,破浪来看建业秋。
九派江声犹入梦,六朝山色已迎舟。
楼台未尽埋金气,风景难消击楫愁。
回首燕矶随柁尾,寄声风利不能休。
此诗描绘了一幅舟行江上,远眺金陵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片帆”开篇,形象地勾勒出舟行于水面上的动态画面,仿佛昨日才从吴头出发,今日便破浪而来,直抵建业之秋。这既展现了诗人行程的迅速,也暗示了他对金陵景色的向往与急切。
接着,“九派江声犹入梦”,诗人将自己对金陵的想象与现实中的江声融为一体,仿佛那些历史的回响,仍在梦中萦绕,增加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而“六朝山色已迎舟”,则进一步渲染了金陵的自然美景,山色如画,似乎在迎接诗人的到来,营造出一种诗意盎然的氛围。
“楼台未尽埋金气,风景难消击楫愁”,这两句诗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楼台依旧,但昔日的繁华已不再,金气虽未完全消散,却也难以掩盖今日的沧桑。风景虽美,但诗人的心中仍存有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忧虑,这种复杂的情感跃然纸上。
最后,“回首燕矶随柁尾,寄声风利不能休”,诗人以燕矶为背景,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与不舍。即使是在航行中,燕矶的身影也始终伴随着船尾,成为诗人情感寄托的一部分。而“寄声风利不能休”,则以风利(即风力)的持续不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永恒,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无情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思考,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和深邃的历史意蕴。
迦叶师兄错破颜,阿难病痛在多闻。
衲僧斩斩生涯别,辄莫随人脚后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