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松亭万木空,著鞭又向黑河东。
穹庐宿顿供羊胛,部落晨炊爨马通。
行看筑台招郭隗,岂教执戟老扬雄。
门生衣袂多狐貉,来听谈经绛帐中。
八月松亭万木空,著鞭又向黑河东。
穹庐宿顿供羊胛,部落晨炊爨马通。
行看筑台招郭隗,岂教执戟老扬雄。
门生衣袂多狐貉,来听谈经绛帐中。
这首元代乃贤的《送杨复吉之辽阳学正》描绘了送别友人杨复吉前往辽阳任职的情景。首句“八月松亭万木空”以深秋的景象开篇,渲染出一种萧瑟而壮阔的氛围,暗示了离别的季节和地点。接下来,“著鞭又向黑河东”形象地写出友人扬鞭启程,向着遥远的辽阳进发,表达了对友人长途跋涉的关切。
“穹庐宿顿供羊胛,部落晨炊爨马通”两句,通过描绘草原民族的生活方式,展现了辽阳地区的特色,以及杨复吉此行可能接触到的文化差异。这里以“羊胛”和“马炊”象征着边疆的粗犷与热情。
“行看筑台招郭隗,岂教执戟老扬雄”运用典故,表达对杨复吉的期待和鼓励。希望他能像战国时期燕昭王筑黄金台招揽郭隗那样,为辽阳带来人才,同时暗示他不应如扬雄般老于笔墨,而应有所作为。
最后两句“门生衣袂多狐貉,来听谈经绛帐中”,以门生们的服饰和场景收尾,既描绘了当地环境的艰苦,也显示出杨复吉在学术上的影响力,以及作者对其学识传播的肯定。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祝福,又有对辽阳学政使命的期许,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
刘郎唤我出,胜处意所便。
清寒柳桃风,浓淡杉桧烟。
僧庐自生香,步绕古佛前。
依光偶不扃,坐数禽联翩。
平林度清磬,遥堤簇归船。
湖山露真态,鸥点溶溶天。
形容几吟笔,刚道妆抹妍。
莫作西子看,正如姑射仙。
相知喜值予,微笑生清涟。
湖漾晴波万叠秋,山攒远翠两眉愁。
一川暝色烟攲柳,千里寒光月满洲。
直恐断堤横北固,定知绝景冠东州。
尘缨欲濯沧浪水,愧见沙头双白鸥。
神农作耒耜,伏羲为网罟。
耒耜之利以教耕,网罟是乃取鱼具。
天启生涯资生灵,八政以食首为民。
采山钓水利其利,国家租税自此征。
悠悠江海老渔父,孤舟没齿居水浒。
翠篷黄帽寄烟波,青箬绿蓑触风雨。
风雨舟中历寒暑,月明夜宿荻花洲。
潮落暮归芦叶渡,芦叶渡头有酒沽。
卖鱼买酒浮江湖,醉中身似孤舟样,鞭脱不管桑大夫。
江茫茫,月皓皓,江月江人容易老。
月光长照江长流,中有白鸥閒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