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重疏林枫叶丹,菊心匀绽蕙心残。
已知物理同周梦,?著裘衣胜楚纨。
天地无情秋亦老,溪山不尽画应难。
却裁新句閒消遣,一曲商风倚石栏。
霜重疏林枫叶丹,菊心匀绽蕙心残。
已知物理同周梦,?著裘衣胜楚纨。
天地无情秋亦老,溪山不尽画应难。
却裁新句閒消遣,一曲商风倚石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以霜、林、枫、菊、天地、溪山等自然元素为载体,展现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生命循环的深刻感悟。
首联“霜重疏林枫叶丹,菊心匀绽蕙心残”,以霜重渲染出深秋的寒冷氛围,枫叶变红,象征着生命的热烈与绚烂;菊花开放,而蕙草的心却已凋零,对比中透露出生命的短暂与轮回。这两句通过色彩鲜明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深秋的景色。
颔联“已知物理同周梦,著裘衣胜楚纨”,运用了“周梦”的典故,暗示自然界的变化如同周而复始的梦境,表达了对宇宙规律的深刻理解。同时,通过“著裘衣”与“楚纨”(一种古代的丝织品)的对比,强调了在严寒中穿着暖和衣物的重要性,隐含着对生活实际需求的关注。
颈联“天地无情秋亦老,溪山不尽画应难”,将情感转向对自然界的感慨。面对无情的天地,秋天同样会老去,这既是自然规律的体现,也是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同时,溪流与山峦的美景难以用画笔完全捕捉,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追求。
尾联“却裁新句闲消遣,一曲商风倚石栏”,诗人选择用创作诗歌的方式来消磨时光,面对商风(即秋风),倚靠石栏,既是对生活的态度,也是对艺术的热爱。这一句体现了诗人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自我、寻求心灵慰藉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深秋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时间以及艺术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