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史君赠所临蜀本三苏入京图诗以谢之》
《史君赠所临蜀本三苏入京图诗以谢之》全文
宋 / 徐鹿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至和嘉祐正涂开,綵凤将雏出蜀来。

父子名声天宇小,弟兄笔力海潮回。

岷峨一气钟三杰,欧富诸公识异材。

后百馀年拜遗像,凛然高节尚崔嵬。

(0)
鉴赏

此诗由宋代诗人徐鹿卿所作,名为《史君赠所临蜀本三苏入京图诗以谢之》。诗中描绘了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从蜀地进入京城的历史场景,赞美了他们的才华与影响力。

首句“至和嘉祐正涂开”,点明了时间背景,至和、嘉祐为宋仁宗的年号,暗示了三苏活跃的时代背景。接着“綵凤将雏出蜀来”一句,以彩凤喻指三苏,将他们比作出类拔萃的才子,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他们从蜀地走出的情景。

“父子名声天宇小,弟兄笔力海潮回”两句,进一步赞扬了三苏的才华。这里将三苏的名声比作天空中的星辰,虽小却璀璨夺目;将他们的文笔比作海潮,汹涌澎湃,展现了他们作品的磅礴气势和深远影响。

“岷峨一气钟三杰,欧富诸公识异材”则指出三苏如同岷山、峨眉山汇聚的灵气,孕育出了这三位杰出的人物。同时,也提到了当时的文坛巨擘如欧阳修、富弼等,他们能识别并欣赏三苏的才华,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最后,“后百馀年拜遗像,凛然高节尚崔嵬”表达了对三苏精神的敬仰。即使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能通过拜祭他们的遗像,感受到他们高尚的节操和不朽的精神,这种崇高的品质依然屹立不倒,令人敬佩。

整首诗通过对三苏才华与影响力的赞美,以及对他们精神的敬仰,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徐鹿卿

徐鹿卿
朝代:宋   字:德夫   号:泉谷   籍贯:隆兴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后泉村)   生辰:1170—1249

徐鹿卿(1170—1249),字德夫,号泉谷,隆兴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后泉村)人。南宋文学家、藏书家。徐鹿卿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九年,年八十岁。博通经史,以文学著名乡里。嘉定十六年,(公元一二二三年)廷试进士,调安南军学教授,复申理义之学。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时刘克庄、王迈、方大琮皆因事被黜,他作诗赠之,并为弹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美之。累官吏部侍郎,提举鸿禧观致仕。及卒,谥清正。鹿卿著有泉谷文集及奏议、讲议等,《宋史本传》传于世。
猜你喜欢

代钟答

一幅轻绡寄海滨,越姑长感昔时恩。
欲知别后情多少,点点凭君看泪痕。

(0)

史馆庭梅见其毫末历载三十今已半枯…伏惟垂

东观婆娑树,曾怜甲坼时。
繁英共攀折,芳岁几推移。
往事皆陈迹,清香亦暗衰。
相看宜自喜,双鬓合垂丝。

(0)

和清源太保闲居偶怀

朝退闲斋落叶天,道心真气本仙源。
帘前风月澄秋景,门外轮蹄任世喧。
棋罢早寒生北户,酒醒黄菊花满西园。
时人自有思齐者,践迹观形不在言。

(0)

翰林游舍人清明日入院中途见过余明日…因寄

榆柳开新焰,梨花发故枝。
辎輧隘城市,圭组坐曹司。
独对芝泥检,遥怜白马儿。
禁林还视草,气味两相知。

(0)

陈觉放还至泰州惟诗风寄作此答之

朱云曾为汉家忧,不怕交亲作世仇。
壮气未平空咄咄,狂言无验信悠悠。
今朝我作伤弓鸟,却羡君为不系舟。
劳寄新诗平宿憾,此生心气贯清秋。

(0)

赋是风光草际浮

宿露依芳草,春郊古陌旁。
风轻不尽偃,日早未晞阳。
耿耿依平远,离离入望长。
映空无定彩,飘迳有余光。
飐若荷珠乱,纷如爝飐火飏。
诗人多感物,凝思绕池塘。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