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转山曲,未至已先惊。
白浪横江起,槎牙似雪城。
番番从高来,一一投涧坑。
大鱼不能上,暴鬣滩下横。
小鱼散复合,瀺灂如遭烹。
鸬鹚不敢下,飞过两翅轻。
白鹭誇瘦捷,插脚还攲倾。
区区舟上人,薄技安敢呈。
只应滩头庙,赖此牛酒盈。
扁舟转山曲,未至已先惊。
白浪横江起,槎牙似雪城。
番番从高来,一一投涧坑。
大鱼不能上,暴鬣滩下横。
小鱼散复合,瀺灂如遭烹。
鸬鹚不敢下,飞过两翅轻。
白鹭誇瘦捷,插脚还攲倾。
区区舟上人,薄技安敢呈。
只应滩头庙,赖此牛酒盈。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惊心动魄的山间激流图景,通过对比大小鱼的行为和鸟儿的反应,以及舟上人的局限技艺,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与人力的渺小。
诗中的山曲、江水、白浪、槎牙雪城等意象,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充满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动态感。"番番从高来,一一投涧坑"这两句,尤其是“投”字用得好,让人仿佛能听到水流奔腾、跌宕的声响。
而在这一切自然之力的面前,小鱼的生存状态和鸬鹚的警觉表现,则凸显了生命对于安全的渴望和对危险的本能回避。至于“区区舟上人,薄技安敢呈”,则更是诗人自谦之辞,表达了面对大自然时人力所能及的极限。
最后两句“只应滩头庙,赖此牛酒盈”中,"赖此"二字流露出一种依靠与信任,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界某种神秘力量的敬畏之心。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在山水田园诗方面的高超造诣,也反映出他内心深处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感悟。
日月会龙?,三农能事休。犁杖倚空室,霜林卧羸牛。
十二三年閒,不如今岁秋。
田翁复何事,终不信眉头。
云以县官令,税租俱见收。
赤穷固有命,白著非自由。
又云有飞诏,少壮不一留。
半凿通济渠,半构迷藏楼。
言罢长叹息,涕泪交横流。
出门竟无语,回首漫夷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