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严滩怀古》
《严滩怀古》全文
宋 / 沈清臣   形式: 古风

桐庐之山屹如址,桐江之水清见底。

间关万里却归来,依旧此山如此水。

子陵一节寿汉脉,名与高山俱不死。

惜无陋巷为邦学,礼乐不闻古人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ántān怀huái
sòng / shěnqīngchén

tóngzhīshānzhǐtóngjiāngzhīshuǐqīngjiàn

jiānguānwànquèguīláijiùshānshuǐ

língjié寿shòuhànmàimínggāoshān

lòuxiàngwèibāngxuéwénréněr

翻译
桐庐的山稳固如基石,桐江的水清澈见底。
历经万里跋涉返回,依然是这座山,这条江。
严子陵的节操延续了汉朝血脉,他的名声与高山同在,永不消逝。
可惜没有简陋小巷成为学术中心,礼乐之道已难闻古人所传。
注释
桐庐:地名,指桐庐县。
屹:稳固,屹立。
址:根基,基础。
清:清澈。
见底:能看见底部。
间关:形容道路曲折,艰难。
却归来:返回来。
依旧:依然,依旧。
此山:指桐庐的山。
如此水:像这样的水。
子陵:严子陵,东汉隐士。
一节:一种节操或品质。
寿:延续。
汉脉:汉朝的精神或文化传承。
名:名声。
俱:都。
不死:永存。
陋巷:简陋的小巷,象征学问的传播之地。
邦学:国家的学术中心。
礼乐:古代社会的礼仪和音乐。
古人耳:古代人的耳中能听到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桐庐山水之美的赞叹和对过去时代的怀念。开头两句“桐庐之山屹如址,桐江之水清见底”通过对比手法,表现出山势巍峨、水质澄清的自然景观,给人以雄伟与宁静的双重感受。

接着,“间关万里却归来,依旧此山如此水”表达了诗人返回故土,对这片山水依然如故的喜悦之情。这里的“间关万里”可能指的是诗人曾经远行,但最终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

“子陵一节寿汉脉,名与高山俱不死”中,“子陵”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子孙褒谍,他以学问和品德闻名于世。这里诗人通过比喻的手法,将子陵的地位比作高山,不仅赞美了他的德行,也表达了对其不朽盛名的仰望。

最后两句“惜无陋巷为邦学,礼乐不闻古人耳”则流露出诗人的哀叹。这里的“陋巷”意指简陋的书院或学堂,“邦学”则是指国家级别的学府。而“礼乐不闻古人耳”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盛世文化艺术的怀念,感叹现今已经很难听到古代那种文明礼仪与音乐之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及文化传统的怀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作者介绍

沈清臣
朝代:宋

湖州乌程人,字正卿。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为国子学录。有荐为馆职者,执政不许。孝宗淳熙末,召为敕令所删定官,赞孝宗再定居忧三年之制。十六年,为嘉王府翊善,以直谅称。寻迁秘书监。初从张九成学,时人或以禅学讥之,然其颇为自得。有《晦岩集》。
猜你喜欢

此生吾变未蹉跎。

(0)

自京还始来龙变轩觅故年幽致闲成长句粗写虚心

寻得故年香翠团,共将真赏倚阑干。

几随白日飞仙变,半为今朝宝黑乾。

光冷未粘春物笑,影疏来趁月华看。

江南秋景犹繁剧,赖此一襟风月寒。

(0)

公慕治

一坛幽占万松阴,意为寻真特地深。

翳翳野云披绿岸,时时疏雨洒青林。

真图未落前朝手,短褐堪求古圣心。

鹤辇近过游息处,桃花流水尚堪寻。

(0)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圣主临朝重义门,紫泥旌表不优恩。

广延墨客收经籍,已见丹朱及子孙。

池沼宴时花满槛,烟霞吟处酒盈樽。

清闲官秩清闲景,千户侯封未足伦。

(0)

菩萨蛮

东风忽骤无人见。玉塘烟浪浮花片。步湿下香阶。

苔黏金凤鞋。翠鬟愁不整。临水闲窥影。

摘得野蔷薇。游蜂相趁归。

(0)

十五日再登祝融峰用台字韵

今朝风日霁,共约再登台。

人在云端上,僧从天际回。

岩头风戛竹,林畔雪欺梅。

浊酒消寒气,无妨饮数杯。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