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天含动静,秉地具柔刚。
赐得孤臣喜,游中达士狂。
浑然去圭角,穆若谢章相。
无数唐宫艳,华腴正不妨。
象天含动静,秉地具柔刚。
赐得孤臣喜,游中达士狂。
浑然去圭角,穆若谢章相。
无数唐宫艳,华腴正不妨。
此诗以“咏玉环”为题,作者为清朝的弘历。玉环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纯洁与美好的象征,诗人通过描绘玉环的特性,表达了对这种美好品质的赞美。
首句“象天含动静,秉地具柔刚”,以天与地的特性来比喻玉环,既包含了动态的活力,又体现了静态的稳重,同时兼具了刚强与柔和的特质,形象地展现了玉环的内在美。
“赐得孤臣喜,游中达士狂”,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玉环视为一种能够给予人们喜悦和激发热情的存在。对于孤独的臣子而言,玉环能带来内心的慰藉;而对于通达之人,则能激发其更加热烈的情感。
“浑然去圭角,穆若谢章相”,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玉环的完美无瑕,它去除了一切棱角,显得平和而庄重,仿佛无需任何装饰就能展现出其本身的高贵与和谐。
“无数唐宫艳,华腴正不妨”,最后两句则将玉环与历史上的繁华景象相联系,即便是在盛唐的宫廷中,众多华丽的事物也无法掩盖玉环的风采,它以其自身的华美,成为了不朽的经典。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玉环特性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美学价值,也蕴含了对美好品质的追求与赞颂,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
一段江南绿。望依依、沙鸥起处,辋川横幅。
十里平郊人烟聚,掩映汀洲几曲。
试与问、隐君林屋。
花径竹门春窈窕,有苍颜绿鬓人如玉。
挥白羽,跨黄犊。高情远继巢由躅。
向沧浪、濯缨垂钓,自歌还续。
手种陂塘千株柳,隔断红尘万斛。
算独有、渔舟来熟。
待约西施同载酒,趁桃花、浪暖相追逐。
寻胜地,访遗俗。
云树风初劲,雾窗晴尚悭。
雁落野塘暝,鹤鸣水村寒。
重来寻梅径里,渐喜嫩萼堪看。向日院宇荒闲。
香冷旧铜盘。几格横素帙,屏壁淡烟峦。
弓腰冷袖,多情维忆前欢。
但温存羔酒,留连兽炭,暮江欲雪年又残。
远水拖蓝,晴峰送翠,徐牵三板轻船。
野岸风筝,撩人恰是新年。
垂杨不负东君约,袅鹅黄、一色堪怜。
更悠然、几处渔歌,几点村烟。
家山回首斜阳外,但萋萋芳草,淼淼长川。
十八滩遥,舟人指向鸥边。
红牙漫拍王孙句,倚蓬窗、聊破愁眠。
莫垂帘尚有江梅,尚少啼鹃。
解组归来,拟种秫、荒田采芝空谷。
散诞已无名利累。野性颇同麋鹿。
抵冒风波,淹留岁月,岂为千钟粟。
久怀丘垄,几度伤心欲哭。
谁想今日溪山,重寻游钓,里社仍分肉。
三十余年尘土梦,勘破人间荣辱。
夏赏青池,春游芳野,秋饮冬篱菊。
烟霞深处,高卧不嫌矮屋。